第020章 公孫入彀(2 / 3)

...................

就在袁熙得到閻柔和公孫靜兒遇襲消息幾天之前,遼西郡大淩水上遊某處山穀。

一個胡人小部落正駐於此處。

此時正是漢地的豐收時節,對於草原上的民族來說,也是一年中秋高馬肥,牛羊成群的好時節。往年鮮卑人的大英雄檀石槐在世時,此時正是南下掠奪漢人財富的最佳時機,無奈檀石槐英年早逝,其子和連也因為在一次入侵漢地時被漢人善射者射殺。

和連死後,其子騫曼與堂兄魁頭爭國,鮮卑黃金部落就此沒落,鮮卑東中西三大部落也就因此分崩離析,草原上一盤散沙,一時之間胡人式微,漢家邊塞數年不聞胡人馬蹄鳴。卻不想這個小部落沒有一點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情景,部落族人衣不蔽體,衣衫襤褸,每個人的臉上盡是疲憊之色,戰馬也是瘦骨嶙峋,簡易的寨子裏支著幾頂破舊的帳篷,沒有一點是金秋的痕跡。

寨子門口,部落首領槐連騎在一匹瘦的皮包骨的戰馬身上,焦急的向遠方張望著些什麼,他是在等待外出打探消息的獨子莫護跋。

等了許久,仍不見兒子的影子,槐連有些焦急,回首看了看營寨。槐連的目光變得堅毅無比,給族人爭取更好的生活鼓舞著他。作為首領,他描繪的美好前景也鼓舞著族人們經曆千難萬險,克服艱難險阻從千裏之外的深山老林,冰天雪地的老家遷徙到溫暖肥沃的遼西平原。即使在千裏的遷徙中,無數的族人因病,勞累,其他部族的襲擊而喪生,他們仍然矢誌不渝。

老家到遼西,族人銳減大半,眼下隻有千餘人還在苟延殘喘,如果這幾天還搶不到糧食和牛羊,恐怕最後的這些種子也保護不了。好在千餘人中,青壯占了六七層,隻要鮮卑人的勇士還在,戰馬還在,槐連相信鮮卑勇士憑著手中的彎刀,恢複元氣輕而易舉,向族人的承諾也能很快實現。

思緒飄及遠方,槐連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族人歡聲笑語,驅趕著成群的牛羊在大草原上奔馳的場景。

一聲清嘯,打斷了首領的**,外出打探消息的獨子莫護跋和幾個族人已經回來了。

槐連緊懸的一顆心也重新放回了肚子了,對於自己的這個獨子槐連滿意的同時又有些不放心。莫護跋勇武非常,平常的四五個勇士近不了身,卻也有著鮮卑勇士的通病,恃勇鬥狠,不思謀略。這樣的性格做個千夫長還可以,但是要做部落首領是遠遠不夠的,這就是槐連不放心的地方。

.................

建安四年九月十七日辰時三刻,遼西塞外的某處山穀。

穀口的山梁上,幾個漢軍打扮的士卒隱匿著身形,警惕的注視著四周的風吹草動。山穀中大約兩百餘名士兵橫七豎八的躺著,呼嚕聲此起彼伏,他們正在休整。一顆參天大樹下,幾名軍官打扮的人正圍坐在一起,似乎在商量著什麼。走近一些,識得正是大漢幽州牧,後將軍,薊侯袁熙一行。

離開令支後,袁熙等人換馬不換人,疾馳兩夜一天,堪堪趕到遼西塞外,此時,人和馬都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無奈之下,袁熙隻得下令尋了個僻靜的山穀,歇息士馬。又著了段日陸眷領著幾個鮮卑族的鐵衛化妝成牧民,出外打探消息。

“主公,自陳幹突圍送出消息至今已經過了十餘日,當日所有的痕跡盡皆消散殆盡,無從查起。且胡人逐水草而居,飄忽不定,無疑又給我們增加了難度。屬下以為主公當早回薊城,主持幽州大局,主公領幽州牧半年有餘,卻多不在薊城,雖荀友若先生,鮮於輔先生賢達,然幽州之主終究還是主公,主公當早作決斷,屬下願意為主公尋訪閻子誌與公孫小姐蹤跡,請主公三思。”尾敦有些憂心忡忡的道。

看著尾敦的憂心忡忡,袁熙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卻並沒有像往常一樣開口說話。

對於尾敦,袁熙是滿意的,經過半年多的相處,袁熙發現尾敦有勇有謀,且忠義無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

雖然極為賞識尾敦,但有些話袁熙並沒有向尾敦明言。此次出兵,看似是袁熙一意孤行,其實袁熙還有其他的想法。早在出兵之前,袁熙就以軍中號令嚴明,統一行動為借口,將公孫兄弟及其家奴暫時按幽州軍編製打亂安排,想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控製公孫家家兵,進而影響公孫家。袁熙相信這次即使救不回閻柔和公孫靜兒,也不是沒有收獲,能獲得公孫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