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天降大任(三)(3 / 3)

“孩兒定不負父親與諸位先生的期望,為父親為陛下為大漢治理好幽州”饒是袁熙喜怒不形於色,父親的真情流露讓他有些動容,父子之間那種十分玄妙的情感在這一刻將兩人緊密聯係在一起。

“好好好,不愧是我袁紹的兒子。幽州初定百廢待舉,除卻你本部五千人馬外及幽州本地人馬外,孤在調撥精兵兩萬,良馬三千匹,當可保幽州無虞。”袁紹一直以為次子袁熙性格柔弱難成大事,所以諸子之中對他最為冷淡,而袁熙卻從未見他抱怨過什麼。

一時間,袁紹心裏百轉千回,甚至有些慚愧。看著袁熙的目光中不知不覺間多了幾分父子之情連稱三個“好”字。“熙兒,還有什麼要求,盡管提出來,為父盡量滿足於你。”心態轉變間,連稱呼都換了。

“父親,幽州駐軍的兵員得由孩兒自己挑選。”袁熙是領兵之人,對於兵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可。此事你可與顏良將軍商議。還有嗎?”袁紹知道幾個兒子之中就隻有這個次子最善於統兵,既然他要自己選兵也就由著他自己去“折騰”。

“雖有兵馬,卻無將帥統領;雖為刺史,卻無佐官相輔。孩兒想請父親挑選數名文官武將輔佐孩兒處理政事軍務”。

“孔璋,將冀州官員名冊交與熙兒,隨他挑選。”就算袁熙自己不提,袁紹自己也會提出這事來。袁熙年輕識淺,以前也沒有督領政務的經驗,讓他一個人接手幽州他也不放心。

“諾。”大將軍府記室陳琳聞令將冀州官員名冊交與袁熙手中。

袁熙信手而翻,河北諸文武之中文以田豐、沮授、許攸等為首武以淳於瓊、顏良、文醜等人為尊,其次有審配、逢紀、郭圖、辛評、荀諶、張頜、高覽等人。然而這些人不是袁紹左膀右臂就是袁譚袁尚的黨羽,無奈之下袁熙說道:“友若先生,潁川望族,可為孩兒良師。田鴻,沮鵠,審榮,辛明,辛毗,皆是少年英傑,可為孩兒益友!”

聽完袁熙報出來的名冊,袁紹沉思了片刻點頭同意。這些人裏除了荀諶外,其它一些人都是他帳下諸文武的子弟抽調他們前來幽州既可以鍛煉他們又可以不使他們牽扯進袁譚袁尚兩人爭嗣之事中來。而荀諶卻因為荀彧背袁投曹之事讓袁紹很是不快,已經被袁紹給邊緣化對他的倚重和信任迅速下降。

“公子,想必你已有了安定幽州的良策,可否說出來大家聽聽。”袁熙今天的表現很是驚豔,從他所挑選的的人中就可之一二,沮授神色複雜的詢問袁熙。“熙想沿襲前太尉劉虞方略,開上穀胡市之利,通漁陽鹽鐵之饒。務存寬政,勸督農桑,不出數年,幽州必定大治。”

廳中諸人聞言皆點頭嘉許。此策雖中規中矩,卻也不失為一良策。沮授對袁熙的評價又上了一級。“那不知公子將以何策對待塞外胡人呢?”

“良策談不上,唯有四字而已:隨機應變,順昌逆亡。"

“順昌逆亡,看來公子以得其中甘味矣”田豐雖然不讚同袁紹派遣子弟出掌州郡,但他性情忠義,主君一旦決定了計劃。進諫是一回事,完善主公的計劃又是另一回事,這是他的原則。雖然不讚同袁熙出掌幽州,但是袁熙今天的表現卻讓人不得不信服。眾人隱隱間也有些擔心,袁家現在二子相爭恐怕不久之後就會演變為三子相爭。

袁紹頗為讚許的看了看袁熙,能得到沮授和田豐兩人的稱讚這讓袁紹非常滿意,要知道這兩人都是牛脾氣想要他們稱讚別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是自己最看重的三子也沒讓自己這麼滿意過。

“傳令,大軍休整三日後回師冀州”“諾”諸人轟然應諾。

“孔璋,即刻擬奏章向天子報捷。並為四位公子請封。”“諾”陳琳,字孔璋,徐州廣陵人。現為袁紹帳下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