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天降大任(三)(1 / 3)

這一次平定薊縣後袁紹就住進了城中的刺史府,作為袁公的次子袁熙當然也可以選擇一起住到寬敞舒適的刺史府內,但是他還是和往常一樣住在了城外的軍營裏。

接到袁紹的傳喚,袁熙帶著親衛營趕到城內。來到議事廳裏,依舊全身貫甲的袁熙向袁紹和眾人行禮後便恭敬地立在廳中。

袁紹看著袁熙與自己相若的高大身軀依舊裹在冰冷的戰甲裏微微有些不喜,但還是依舊麵容和善的將袁熙招至跟前,溫和的對他說道:“顯奕,孤與諸位先生商議後,決定讓你出鎮幽州,你可願意領命?”

“大將軍,幽州乃是北疆重鎮,熙才疏學淺恐難以勝任?”在外袁熙都一直堅持稱呼袁紹的官職,他一直對人說“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在家裏是父子在外則是君臣,作為大將軍的兒子更應該做好表率,這讓袁紹對他的觀感稍稍改善。

“顯奕,你又何必自謙!”許攸撚須笑道:“想當年,主公和我還有阿瞞(曹操)三人也是你現在這般年紀....”說話說到一半許攸就“嘿嘿”笑了起來,仿佛是想起了什麼年輕時候的趣事。

袁紹一直沉著的臉此時也露出會心的笑容來,似乎也是被許攸給勾起了不少年輕時“飛鷹走狗”的美好回憶。袁熙低著頭恭恭敬敬的侍立在一旁,心中卻是老大的不以為然。隻是他性格素來如此,也不爭辯,隻是依舊靜靜的站在那裏。

當年他的父親袁紹和曹操、許攸等人和一大批公族子弟,每日裏不是飛鷹走狗就是呼朋引伴橫行洛陽,又做過多少“正經”的事情。

“顯奕,可願領命?”大勝之後袁紹心情不錯,在加上許攸的“調笑”讓他一直緊繃著的臉頰這時也繃不住了,展開笑顏向袁熙問道。

“末將謹遵大將軍將令!”袁熙始終低垂著頭,讓人看不清他的臉色究竟是喜還是悲。田豐和沮授兩人神色黯然的坐在一旁,看著一直躬身聽命俯首帖耳的袁熙心中沒由來的生出些擔憂之情,“二公子喜怒不形於色又素的人心,雖然從未流露出爭嗣之意,若是等他執掌一州之事體會到權力縱橫捭闔的好處,恐怕這立嗣之事又會憑空生出許多波折!”

袁紹看著眼前這個一直執拗的稱呼自己官職的次子,卻見他麵目硬朗棱角分明,身材挺拔高大,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在唇上蓄起了短須,更添了幾分穩重的氣度。

袁紹今年快五十歲了近來年由於養尊處優魁梧的身軀已經發福了一張白淨的麵龐也愈發的圓潤使得他看上去像一個溫文爾雅的經學大師而不是一個威武的大將軍。

袁家的祖籍地是豫州的汝南郡,從袁紹的高祖父袁安在孝章皇帝時出任司徒以來,袁家四代人中代代都有官至三公的族人,袁安的兒子袁敞官至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是大漢第一門閥。

袁紹是袁逢的庶長子,其伯父袁成早逝無子所以袁紹被過繼到袁成一房,成為袁家的長房長子。袁紹生的英俊威武甚得家主袁逢、袁隗的喜愛,把他當做下一任家主培養,不到二十歲時袁紹憑家世蔭補為郎,後來出任濮陽長,不久之後其母病逝袁紹辭官為母守喪三年又補服父喪(宗法之父袁成)前後共六年。其後袁紹拒絕朝廷征辟隱居在洛陽。

袁紹家世尊貴學問高深為人謙虛謹慎又喜歡行俠仗義禮賢下士願意傾心結交各方奇人異事所以家中賓客雲集四方朋友數不勝數。袁紹雖自稱隱居不妄通賓客,實際上卻在暗中結交黨人和義士,像張邈、何顒、許攸、曹操等人都與他為友。黨錮之禍時袁紹積極的營救各地的黨人,為自己博得了很高的聲譽,成為名揚天下的士人領袖。

中官們(宦官)們非常痛恨他中常侍趙忠曾經在朝堂上責問其叔父袁隗,趙忠說:“袁本初培養坐作身價好養死士這個小子野心不小啊!”袁隗大驚失色回家把袁紹痛罵了一頓讓他行事收斂一些袁紹就像沒有聽到一樣依舊我行我素。

中平元年黃巾賊張角禍亂天下,天子為了防止黨人和黃巾賊勾結,下詔解決黨錮大赦天下黨人,袁紹應大將軍何進征辟出任大將軍府的掾吏,目的卻是想要借助何進的勢力剪除宦官。初平元年,孝靈皇帝薨逝之後,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外戚勢力和以趙忠、張讓為首的中官矛盾激化,袁紹向何進獻策征召州郡兵進京誅殺奸宦,這才有了後來以董卓為首的涼州軍閥禍亂大漢社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