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車送禮
寶應專欄
作者:劉金鍾
老張和老王是鄰居,一起住著同樣的平房庭院已十多年了。他們既是鄰居也是同學,都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結婚也是前後腳。由於離城市不太近,兩個人都娶的是本地農場的媳婦,孩子差兩個月,都是男孩。老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不,老張的媳婦像老張一樣能說會道兒,老王的媳婦像老王一樣老實巴交。
十年前都在農林處,一起下地、一起開會,兩家關係不錯。經常在節假日兩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頓飯,日子過得也算和睦快樂。隨著改革開放,農場的變化日益加快,市場經濟的大潮也衝進了相對閉塞的農場。五年前頭腦靈活、能說會道兒的老張被提拔為農場物資處主任,而老實巴交的老王還幹著專業本行。老張家開始車水馬龍,老王家除了媳婦的弟弟常來,就很少有人串門了。工作不在一起了,自然兩家的來往也逐漸少了。
老張的媳婦,穿著打扮日漸入時,但還會經常從牆頭遞過一些各地特產啥的,讓老王媳婦接著,那種自豪的神情和話語讓老王家的感覺多少有些施舍的味道,全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溫馨。
偶爾哥倆見麵時,老張遞給的煙也日漸高檔了,雖然老張一如既往地熱情,但老王越發的話少了,倒讓老張有些尷尬。老王家的孩子開始羨慕老張家的孩子,因為,不論是玩具還是吃的,都是新奇和新鮮東西,孩子就是孩子,難免回家衝父母要,這時老王的媳婦多少也會埋怨自己的男人不爭氣,羨慕老張有本事,老王會說:“我沒那個本事,踏踏實實過我的日子。”慢慢地,兩家關係漸漸疏遠,見麵就剩打個招呼的份了。
頭腦靈活的老張漸漸不滿足處長的位置,開始瞄上了經營副廠長的位子,因為他知道,那是個“肥缺兒”,於是利用幾年來經營的關係網開始運作。送禮是必須的,但先要收禮才好送禮,收禮從當初的大魚大肉到現在的黃金首飾,再到一摞摞的人民幣,老張的胃口越來越大,關係越來越廣,傳言越來越多……
老王家的也聽說了老張的“本事”,也看到了停在鄰居門口的車越來越氣派,許多車她都叫不上名來,看到老張家媳婦經常有車接來送往、穿著越發光鮮,也就越發地羨慕不已。雖然是個老實巴交人,但還是會時常埋怨老王。尤其是聽說老張在城裏買了樓房,心裏更是羨慕嫉妒恨,和老王吵架的次數也多了起來。老王是科班出身,老實歸老實,但他的信息並不差,也聽說了老張的“本事”,老王說“不是正道兒來的心裏不踏實,我沒那個本事,我也不羨慕”。老王的媳婦會嘟囔幾句“廢物、沒本事”之類的,然後帶著滿眼的羨慕向鄰居家張望……
又是一年的臘月,聽說老張年後就要走馬上任經營副廠長了。臘月二十八這天,老張家門前來了輛警車,以前也經常有警車停在門前,沒啥稀奇的,隻是這次來的警車閃著警燈,下來幾個檢察院的,將老張帶走了,說是犯了受賄、行賄罪,老王一家聽到老張家的媳婦哭泣的聲音,也沒敢去勸。看到警車閃動著警燈漸漸遠去。老王回頭問了媳婦一句:“你還羨慕嗎?”老王的媳婦在發愣中回過神來,說:“不羨慕了!這是警車送大禮呀,乖乖隆地洞,誰敢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