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章敗魏軍曹彰死節 司馬懿議奏棄城(2 / 3)

劉瑞騎馬緩緩上前,看到牧野大地之上,皆是血肉模糊的暗紅色,歎道:“自古征戰幾人回!”

劉瑞轉身對張苞道:“此戰之後,敵我還剩幾人?”

張苞曰:“剛剛收繳魏人騎士器械時,有人清點,約有三萬餘人。”

劉瑞歎道:“此戰竟擊殺魏人近七萬眾!吾軍傷亡如何?”

張苞道:“涼州鐵騎所餘不足萬人!飛狼軍、白馬義從、野狼軍傷亡共萬人。”

劉瑞聞之,沉默良久,道:“令人備下大量油脂、硫磺,鋪灑於此處,點火焚之!”

眾人聞之,道:“陛下何故焚屍?”

劉瑞道:“將士屍身皆為肉泥,如何收斂?若不焚之,屍體腐爛,必生瘟疫!”

眾人頓悟,各自準備去了。

未及一刻,牧野坡燃起熊熊大火。

劉瑞立在不遠處,道:“昔日周武王率數萬眾於此地大破商紂七十萬軍,牧野一役,商朝滅亡。今朕率眾血戰此處,不知能否建立武王功業!”

陳登道:“陛下,經此一役,曹睿已無兵可遣,其所依靠者,唯有朝歌城中五萬禦林軍!陛下可乘此大勝之勢,進取朝歌。”

劉瑞微笑點點頭。

牧野坡的大火燒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清晨,大火方才熄滅。

劉瑞令士卒清掃了地上骨灰,葬在曹彰墓不遠處,並立石碑,上刻吊文。後備下牛羊等物,劉瑞親自祭祀。

曹彰部下的騎士大部分為幽州一代的百姓,其中夾雜胡人。當劉瑞下旨放他們回去後,所餘騎士皆逃向幽州。

司馬懿在朝歌見數萬士卒狼狽逃向東北方,急令人攔下,喚來一人詢問。其中一人盡述了前事,司馬懿聞之大驚,道:“任城王麾下十萬大軍,今僅餘這些?”

那士卒眼角遞下幾滴淚,道:“非但如此,任城王亦死於亂軍之中!”

司馬懿由驚慌之色漸漸轉為絕望,歎道:“不料蜀軍竟如此驍勇!”

司馬昭道:“父親,今城中兵力不足,不妨將他們攔下,留在城中以充兵員!”

司馬懿擺擺手,道:“這些軍士隻聽令於任城王,他人恐怕是指揮不動的!”

司馬昭道:“難道就讓他們這樣回去,倘若泄漏任城王戰死之事,恐有宵小之輩起異心!”

司馬懿道:“紙包不住火!子上可知蜀軍傷亡如何?”

司馬昭道:“聽探馬來報,蜀軍傷亡五萬騎。對了,孩兒聽聞昨日蜀軍曾遣出數千輛鐵車,此軍結陣禦敵,殺傷吾軍騎士甚眾,卻不知那是何處兵馬。”

司馬懿道:“何故蜀軍有如此多利器!”

司馬父子二人在城頭交談許久,直到夜幕,二人方才離去。

司馬懿告誡諸將,令好生守衛,以防蜀軍趁夜攻城。

話說曹彰殘部陸續逃回幽州之後,黃河以北的各郡縣皆聽聞曹彰兵敗戰死之事。

曹睿在宮中也有所耳聞,然他卻一直認為這是蜀軍用來迷惑眾人的把戲,遂並不以其為意,直到司馬懿在朝歌發來戰戰報,言曹彰兵敗戰死,其麾下十萬騎士折損七萬。

曹睿大驚失色,這才知曉風聞竟為真。

後天下各處傳出一歌謠,唱曰:牧野坡前武王現,赤染大地,委鬼何處尋?後有人將此兒歌傳到宮中,曹睿大怒,喝令百姓有敢吟唱此歌謠者,皆斬。

曹睿在悶在宮中數日後,唯恐蜀軍攻破朝歌,圍困鄴城。遂令司馬懿星夜趕回鄴城,向他詢問大事。

曹睿道:“朕聞叔父兵敗戰死,不知蜀軍可有動靜?”

司馬懿道:“臣聞蜀軍折損五萬眾,然劉瑞手握五十萬兵,牧野一役,雖有傷亡,然不足以令其退兵!臣於朝歌,見蜀軍日夜趕造攻城器械,恐不久將攻打朝歌!”

曹睿道:“倘若蜀軍在以利器破朕城牆。仲達可有良策?”

司馬懿道:“為今之計,隻能強行令百姓登城駐守,劉瑞自稱仁慈,見城頭百姓,必不敢破城牆矣!”

曹睿道:“奈何蜀軍尚有四十餘萬軍,仲達以五萬眾,安能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