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待他將此想法付諸行動,一柄明晃晃的大刀已然劈了下來。頓時城頭血花四濺,一顆頭顱滾落地上,曹則的表情永遠停留在死前恐懼狀。
不時,蜀軍皆攀爬上城頭,魏軍士卒見將軍皆死,幹脆跪地請降。
甘寧見周邵手刃了曹則,道:“子懿放心,有朝一日,必讓你親手斬殺曹真首級!”
周邵收起冷漠的眼神,對著甘寧就是一禮,道:“若果能如此,邵死亦無悔矣!”
甘寧將他扶起,道:“陛下向來看重幼平,聞小校言,陛下聽聞老將軍離世,親引文武於招魂祭祀!今陛下令子懿承平北將軍之職,乃是希望汝能向汝父那般,為國效力!”
周邵抱拳道:“父親臨終前,曾言令邵盡死力效忠陛下,還天下百姓以安定!”
甘寧拍拍他的肩膀,道:“子懿定能如此!”
話說曹則親衛持書信奔到下蔡,盡述前事。
曹真聽聞曹皚、曹彥皆死,不禁痛的心頭發顫。
王昶道:“今三城唯有淮陰未失,大將軍當速速調兵馳援!否則淮陰一旦陷落,非但小將軍不能保,彭城亦在蜀軍兵鋒之下矣!”
曹真方寸大亂,對曹洪道:“侄兒心中大亂,叔父可調撥兵馬!”
曹洪聞之,令賈逵引兵三萬奔向淮陰。
賈逵去了兩日,忽探馬來報,言淮陰亦被蜀軍取了。
曹真臉色煞白,抓著小校衣領,問道:“則兒呢?”
小校道:“淮陰城頭掛著三顆頭顱,其中便有...”
曹真聽聞三子皆為梟首,且掛在城頭示眾,當即便欲引兵殺回,找甘寧報仇。然眾人苦告,這才免了這場風波。
賈逵領軍行於半路,忽聞淮陰失守,遂引軍進駐彭城,防備蜀軍。
時張遼駐兵壽春,聞知甘寧率軍取了淮陰、淮安、鹽瀆三城,心中大喜。
周魴建議道:“今興霸成功,將軍可速速引兵渡過淮水,令曹真不能分兵,如此興霸可專心攻打徐州腹地!待彭城破,此處曹軍皆為孤魂野鬼矣!”
張遼依其言,率領大軍十五萬出戰曹真。
消息傳到下蔡,曹真急招眾人商議。
王昶道:“張遼此番出兵,必欲拖住將軍,使吾等不敢回軍援助彭城,好讓甘寧得誌!今張遼之軍如同皮肉之傷,然甘寧之眾乃是肺腑之痛!將軍當速速引軍回援,至於張遼,今令軍士把守河岸,阻住蜀軍即可!”
曹真依其言,令曹休督軍五萬把守河岸,他在下蔡整頓兵馬欲殺向彭城。
張遼引軍來到河岸,聞曹真早已遣軍把守岸邊,軍士無法渡河。
張遼問計眾人,周魴道:“前翻末將詐降曹休,喪其十萬精銳!吾料曹休必恨魴入骨髓!不若將軍令末將引軍前去挑戰,曹休必急而應戰。待末將拖住曹休,將軍卻從安風津渡河,襲取曹休之後!”
張遼大喜,道:“先生真妙計哉!”言畢令老將朱桓在此虛立大旗,以朱然、朱據、丁奉、丁封佐之。又令周魴為先鋒、徐盛為副先鋒,引軍兩萬人先行。張遼自引五萬大軍,以張虎、賀景、賀達為將,駱統為行軍參謀,趁夜移兵至安風津。
周魴率領兩萬大軍,大張旗鼓殺向穎水。
曹休奉命駐守河岸,忽聞蜀軍先鋒至,本欲下令謹守河岸,然卻聽聞先鋒官竟是周魴,曹休心頭當即引燃大火,喝令士卒出寨迎戰。
未及一刻,數百艘戰船於北麵駛來。曹休下令逼近蜀軍戰船,雙方相距百步之遙。
周魴立於頭船,笑道:“來者可是曹文烈?”
曹休持槍出了船艙,看到周魴麵貌,喝道:“反複小人,竟敢直呼吾名!”
周魴笑道:“曹文烈,吾笑汝不識機變,致使十萬精銳全軍覆沒!若吾為汝,早當揮劍自刎,以謝天下!不料汝竟苟延殘喘,空掛大司馬之官位,手下實無一兵一卒!”
周魴雖是文人,但其言語卻銳於刀刃,隻把曹休罵的體無完膚。
這邊罵的起勁,曹休卻早已怒氣外泄,當即下令士卒衝殺,聲言斬周魴首級者,賞金封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魏軍士卒聞之,士氣大振,紛紛殺向周魴。
周魴見之急退,徐盛引軍從後接應,攔住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