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長老會(一)(3 / 3)

水墨畫前麵是一張方形的羊毛毯,毯上擺著一張楠木矮幾,幾上一個褐色的茶壺正熱氣騰騰,僅憑嗅覺,鐵煥就知道這是聞名瑞風的育龍綠湯。名目上說是湯,其實是育龍圃特產的一種綠茶,香味馥鬱,遠近可聞,是茶中的上品。

鐵煥走到巨幅畫像前,彎腰行禮,口中念“下僧鐵煥拜見聖祖”,一臉虔誠謙恭,有如航祖正端坐於此。

“鐵大長老,尊駕光臨,老僧荀舟有失遠迎,鐵大長老切莫怪罪。”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內堂飄過來,鐵煥一抬頭就看到了銀須飄飄的老僧侶,身後跟著三人,都是光頭白袍。那位老僧侶看來七十有餘,須眉銀白,麵孔瘦削而顯得顴骨突出,但精神飽滿,白袍交領上用金線和銀線繡著整齊的斜紋,正是鐵拳寺的大長老荀舟。其他三位一高一矮,另一位體型胖大,白袍的交領和袖口上鑲著黃邊,顯得在寺中地位不低。

這是兩寺的大長老初次見麵,互相施禮,荀舟握住鐵煥的手,好不熱情,就像是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從他的模樣絲毫看不出來兩寺長老級別的對話已經中斷了四百年。

騰暉忙著給鐵煥介紹另外三位僧侶,高的那位是永壽院的長老龔銘,矮而精悍的那位是武拳院的元法,騰暉強調同時也是育龍團的領袖,胖大的那位是藏經院的侯先誌。三位長老年紀都不算太大,其中元法、龔銘和鐵煥相當。幾人又各自行禮示好。

“聽說鐵大長老是跟隨金駒省省督夫人一起過來的,怎麼不見貴寺其他僧侶?”荀舟招呼鐵煥盤膝坐在羊毛毯上,騰暉拿出杯子來,給大家沏茶,其餘三位長老站在荀舟身後。

鐵煥麵帶微笑,回答說:“敝寺這次來王都就下僧一人,其餘僧眾都還在金堡。”

“原來如此。不過鐵大長老無須如此謙遜,在老僧麵前稱‘下僧’,那是老僧萬萬受不起的。”

鐵煥保持語調謙恭:“不管論輩分,還是學識,聖僧都遠在小僧之上。小僧這次是特地來請教,事情重大,小僧不能獨自裁決,要聽聖僧教誨,聖僧當然是受得起的。”說話間,他把“下僧”兩字換掉。

聽了這話,那胖大的藏經院長老侯先誌笑了一聲,說:“鐵大長老既然如此明達,貴寺不行火葬與削發之風,是何故也?”

這話說得文雅,秉承拳民祖先恭敬以待貴客之道,但聽來卻大有問罪之意。鐵煥知道到鐵拳寺必有一番糾纏,早有準備,微笑說:“成祖有雲:梅開百數,各有其態,清香傲骨,朵朵如是。小僧正承其意,未敢有忘。”

侯先誌冷笑:“吾神守護大地,許以安寧。彼舍肉身,我棄須發。吾輩生來便帶罪之身,正應焚以烈焰,以淨身贖罪,鐵大長老何反其道而行?”

這話卻又說得義正辭嚴。大地之神靈龍將肉身化作旋龍山脈,龍鱗化為龍牆,才保下拳民祖先的安寧,因此拜龍教內,人人都自稱生來即負罪之人,須以一生虔誠向靈龍償還那無盡恩德。鐵拳寺和金剛寺之間分歧不小,是否強製削發和火葬是雙方在教義上的主要分歧。雖然鐵煥本人削了頭發,但並沒要求金剛寺內僧眾都這麼做,也有不少人是帶發為僧的。

鐵煥不緊不慢地回應:“我教之興,始於聖王。聖王有雲:生不毀其宅,死不奪其地,生死有命,來去自如。有削發贖罪者,有帶發修行者,有以火淨身者,有入土為安者,若其心堅貞,又何須以刀迫之,以火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