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落幕 冰雪背後(3 / 3)

某種意義上,在這個龐大的“春運帝國”背後,有一個核心:春節和回家。春節就是那個時刻,回家就是那種信仰!

回家!中國傳統文化在這裏屹立,人的情感在此處回歸。在經濟發展,時代變遷的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的風眼和信仰中心——“回家過年”才是真正的“春運帝國”裏無數的車輛、飛機和人的雙腳的驅動力,而不是馬達、柴油或者肌肉。在這個特定的時刻,金錢失去意義,身份失去意義,知識失去意義,物質失去意義,惟獨剩下精神。

這個時候,幸福的標準隻有一個:回家與親人團聚。

如果你能在新年的夜晚,和家人圍坐在一張飯桌前,看著門上鮮紅的對聯,聽著父母、妻子的嘮叨,或者幫父母燒火做飯、幫妻子切菜洗碗;如果你能看著孩子在你身邊調皮地微笑或者懂事地靦腆;如果你能到祖父、祖母身邊暖暖地送上一句問候或者到他們的墳前做一次祭奠;如果你能和兄弟或者朋友碰一下杯子、喝上一杯酒;甚至如果你能看到自家養了多年的狗兒爬在你的腳邊啃著餐桌下的骨頭,那麼所有這一切都代表你是幸福的,即便,你的家裏可能連電也用不上,喝不到高價的好酒,吃不上豐盛的魚肉,甚至看不到夜空的焰火,而你隻是躲在漆黑的茅草房裏,裹著被子,抱著聚少離多的妻子,竊竊私語生活的酸楚到下半夜,那麼你也是幸福的。

而如果,你隻能一個人在別處,即便你在燈紅酒綠的餐廳,五星級的酒店,那麼你仍舊是不幸的。這個時候的快樂,隻能是來自精神裏的,是來自於距離的消失,是一種置身在家的安全、溫暖和庇護。這個時候,所有的家都是一樣的,家回到原始的定義,完整的定義,而不再與時代或者世界相關。

為了這種精神裏最終極的安寧與撫慰,每年這個時候,火車站人山人海,飛機場人來人往,公路上車挨著車,天底下,每個角落都是人、都是運動,沒有片刻靜止,或者等待,漂流者們背著或重或輕的大包小包,有的灰頭土臉,有的衣冠楚楚,但是,同樣的一種心情是興奮,甚至亢奮,同樣的一種表情是燦爛的笑容,同樣的一句話是趕緊回家,同樣的憂慮是千萬不能停。

家,就是有這種魔力,就是有這種衝動,就是有這種信仰。在一個地方,一個人能夠幸福而肯定地說:我是這裏的,那麼這個地方就是家了,他就是靈魂裏仰望的最高點。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它不一定是父母所在的地方,不一定是妻兒所在的地方,甚至不一定是某個地方,他可以是一個城市、一個集體、甚至一個人,比如最好的朋友、最思念的戀人——情感的皈依或者避風港,這就是家,一個流動的溫暖的、激發一個人無窮力量的存在或者概念。

這就是家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這是一個溫暖的詞語:回家;

這是一種滄桑的文化:春節。

而在家的情感的維係之下,信仰重到什麼程度?見到耿曉寧後,我們知道,遠遠離開家的人,能夠回去見到生病的母親也可以稱之為幸福。特別是洛婷婷,這個看似文弱的女孩,竟然連死都要回去,“就是死,也要把頭顱朝向回家的方向!”這樣的話,足以讓每一個在南方大雪中有過親身體驗的人感受到強烈的刺痛!

采訪中,我們見證了許多感人的故事,感人的場景,感人的細節……所有這一切,都會讓我們默默記著,並深深感恩。

這本書終於寫完了,心中湧動無數的感激。首先,我們要感謝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湖南省文聯主席、著名詩人譚仲池先生,是他最先鼓勵我們創作這部報告文學,並多次聽取我們的彙報,提出建設性意見,給予全方位的支持。其次,我們要感謝湖南省文聯黨組書記、著名評論家羅成琰先生以及湖南省文聯副主席彭見明、副廳級巡視員夏義生等,感謝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魏委及其文藝處的劉學處長、劉紹峰副處長和劉開雲等,他們從精神到行動上給予了令人難忘的支持。再次,我們要感謝中南大學文學院歐陽友權院長和胡光華書記,感謝著名作家閻真教授和副院長白寅博士,他們都伸出了溫暖的手,給予我們足夠的理解和支持。第四,我們要感謝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這個英雄的集體,正是他們在罕見的冰雪中所展現出來的犧牲精神、大局意識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令人血脈賁張,成為我們創作的源泉和動力。當然,盡管我們的創作觸覺主要聚焦京珠高速湖南段,但參與這場冰雪戰鬥的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和公安、消防、電力等社會各方麵的感人故事也在我們的視線之內,每一個參與抗冰救災的人都是值得尊敬和感激的!最後,我們要感激貫穿這本書的兩個研究生耿曉寧和陳思,以及他們的同學洛婷婷、葉凡、張曉言等人,是他們的真誠傾訴和積極配合,使我們能夠在紛繁雜亂的眾多人物和事件中理出頭緒,觸摸社會的脈搏,感受溫馨的力量——作為在校的學子,他們在冰雪中所展示出來的忍耐和韌勁,尤其是危難中彰顯的親情之濃、友情之美和愛情之真,彌足珍貴,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