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娣是當代中國文壇上一位對文學創作有著超越性格的作家。她的新著《布達拉宮紅》,有著深邃的、驚妙的語言,以獨特的問題視野,反思中國思想長期遺棄“存在”的傾向。小說本身的精神內涵呈現了存在論哲學家所思考所焦慮的那些核心問題。如果海德格爾、薩特、加繆在世,而且也閱讀《布達拉宮紅》的話,那麼他們一定會發現,產生於東方的這部小說,它所進入和提出的問題正是存在論的問題。也是感召藝術家們重新擔負起責任,對地球上生存命運的考察,無須雄辯的炫耀。
楊銀娣的思考跋涉在曆史、生命、愛情、婚姻、死亡和輪回等方麵的問題,並用獨具動感的筆觸把人為對自然毀壞的拷問,因為有了這種力度,楊銀娣永遠都在尋找,她不懼怕望不見雪峰,不懼怕跌入低穀。
《布達拉宮紅》是一部宏偉的史詩劇。
是一部寓於藏文化的啟示錄。
是一部積極思維對現代怪圈的罪罰。
是一部救贖控苦赤貧精神的導讀。
這亦是一部反思現代人命運的小說,著力於對曆史、文化、民族身份進行想象性重構,治療心靈創傷的溫床,對大自然命運予以深入思考的作品。
讀者在閱讀這部小說時,會出現反思。
故事發生在西藏、北京、英國。
在這部作品裏,不時地能感知到來自內心的呼喚。
《布達拉宮紅》從物質延緩,演化到了赤貧。人一旦從物質的依傍和附著中掙脫出來,心靈便是最輕爽、最自由、最會翱翔、最有創造力的東西。
男女主人公,
在世界屋脊邂逅。
在與黑熊搏鬥中相愛。
在搶救動物中遞進感情。
在駕鷹飛翔聖靈注入生命。
在原始的樹屋暢想了交響曲。
在利益暗爭的盛宴上情感割裂。
五年後,在英國巧遇,他們放棄了所有的名譽地位,一起又回到西藏,然而,現實的殘酷鍾聲一樣敲醒了兩個沒有磨滅靈魂的人。兩個有著高貴心靈的人鑄就了自己的聖殿,供養各自神聖的天性。
當故事落到了現實的場景中,作者對現代生活中諸多拷問,中國學場的學子們著眼的是誰爹利旺,錢多,誰就會有不朽的前程,這是一個拚爹的世道,“八零後”在迷茫地找尋著個性的伸展、人性的歸途。
女主人公睿璽身上就攜帶者繼父的性愛和物欲。睿璽是個空靈的音樂女孩,是安靜孤獨的叛逆者。一個把演戲當成生命的母親沒有給予她親情的愛;在繼父的豐饒的物質光環籠罩下畸形地長大,她,疑惑人生的價值,畢業後她逃到了西藏,妄想著以世界第三極的藍天、玄妙來修補心靈的洞穴;渴望在天葬師的身上找尋治愈精神荒涼的特效藥。母親的離世,繼父的背叛,當她再次回到了天葬師強巴的身邊時,一切都變了,思維呈現出模糊的影像,現實屠殺了她想象性中構建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