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從容易製造成致癌的生物武器的微生物來看,現在發現有可能性的微生物不過有幾種。愛潑斯坦巴爾皰疹病毒(EB病毒)與兒童惡性淋巴瘤、白血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以及鼻咽癌有關;人乳頭瘤病毒(HPV)與女性子宮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同時不同類型的乳頭瘤病毒還與皮膚腫瘤、舌癌、喉癌等有關;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與肝癌形成有關;艾滋病病毒常引起卡波濟肉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但勞斯病毒並未在人身上做過實驗以證實是否會引發人的腫瘤。至於人的腫瘤細胞是否可以作為致癌物直接注入健康人體致人患癌,尚無研究報道。
不過,一個比較容易操作的疑似致癌物是幽門螺杆菌,澳大利亞的巴裏·馬歇爾和羅賓·沃倫由於“發現了幽門螺杆菌以及這種細菌在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中扮演的角色”而獲得200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幽門螺杆菌感染不僅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致病病原體,而且也是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幽門螺杆菌定為1類致癌物。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流行病學研究室研究證實,清除胃內幽門螺杆菌感染,可使胃癌癌前病變及胃癌的發病風險降低40%。
但是,現在研究人員對幽門螺杆菌是直接引起了胃癌還是因為導致胃潰瘍遷延不愈而繼發性誘發了胃癌現在還不清楚。
無論上述哪一種病毒、細菌和人的腫瘤細胞等是否已經在實驗室中被製作成為一種簡易的可直接注入健康人體的暗殺武器,還沒有科學的證據來證明。即便這些致癌武器真的研製成功了並且在秘密使用,它們對健康人致癌還得遵循癌症生長的一般規律。
致癌物的致癌過程
研究人員早已發現,癌症一般都有一個發生、發展、成形、惡化、治愈或致人死亡的過程,這個過程在有的人身上時間較長,但對另一些人過程可能較短,不過並非是致癌物質一進入人體就會直接和馬上使機體生成癌症。
首先是,致癌物如病毒、細菌、化學物質和腫瘤細胞等即便被注入健康人體內,也會受到人的免疫係統的阻擊,後者會識別、包圍和吞噬致癌物並將其轉化成非致癌物。還有的致癌物會被機體代謝成水溶性的代謝結合物而被排泄掉。所以,機體的免疫係統會阻攔和消化致癌物,不會讓人輕易致癌。
但是,如果致癌物的毒性特別強,濃度特別大,則會突破機體的免疫防線,從而造成細胞DNA的損傷。這個過程是,致癌物質在人體內酶的生物轉化作用下,變成間接致癌物或最終致癌物。這也是癌症形成的第一階段,但這個階段時間很短,最多隻有數小時,然後進入第二個階段,即最終致癌物作用於細胞,損傷DNA。但是,DNA受損後也並不意味著癌症就會產生,因為DNA有強大的修複功能。如果DNA得到有效修複,就不會發生癌症。但是,如果DNA的自身修複功能失效,則有可能形成癌變。這是癌症產生的第三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的過程是,DNA未修複好,則發生突變,產生基因的易位、重排、重疊、跳躍等。但是,這時也還不會形成癌症,而是要等細胞發生分裂,在下一代細胞接受了錯誤信息後,新產生的細胞才會在形態和性質上發生變化,形成癌細胞。然後,多個癌細胞慢慢發展成癌瘤克隆(癌細胞團)。
但是,真正的癌症形成還需要第四步,即從癌細胞團到患者出現症狀,並且在臨床上可以觀察到成形的癌瘤並確診,這個過程因人而異,短則幾年,長則數十年。
此外,盡管包括查韋斯在內的5位南美國家的總統和前總統都患癌,但他們所患的癌是不一樣的。查韋斯的癌症由於保密,直到今天也不清楚是什麼癌,隻是從披露的有限信息中大致判斷為盆腔癌,而巴西總統羅塞夫患的是淋巴癌,巴拉圭總統盧戈也患淋巴癌,巴西前總統盧拉患喉癌,阿根廷總統克裏斯蒂娜患甲狀腺癌。
如果可以通過致癌物移植癌症,這也意味著有致人患不同癌症的病原體,而且易於操作。從上述種種情況讀者也可以自行判斷,5位南美國家的總統和前總統患癌是否是被下毒致癌。
【責任編輯】張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