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一聲槍響不到兩分鍾,南充艦上的機槍就開火了。這是我國自1974年西沙群島自衛還擊後,又一次在海上反擊入侵之敵!1974年是越軍首先開槍,14年後又是越軍先開槍。

南充艦前主炮迅速發射出第一顆炮彈!這發炮彈準確命中越軍604船的高射機槍。604船的舷窗口伸出一枚火箭筒,我機槍手曾俊明一個點射,火箭筒退了回去。隨後,南充艦上的37炮、100炮一齊開火,將越艦上的火箭發射器、四聯裝高射機槍一一摧毀。4分鍾後,604艦開始燃起熊熊大火。盡管如此,敵艦上的槍炮也不甘示弱,不停地向南充艦開火,彈頭帶著尖厲的呼嘯在南充艦附近海麵掀起衝天水柱。

濃濃的硝煙和刺鼻的火藥味兒隨著海風向四周彌漫,激烈的海戰達到了白熱化。

在南充艦射擊9分鍾後,越軍604武裝船就被打得支離破碎,開始下沉,並傳出劇烈的爆炸聲。不少越軍跳入海中,尋找活路。這艘長52米、寬8.4米的武裝船逐漸被海水吞沒。赤瓜礁上的越軍登礁人員見沒有了退路,隻好狼狽地舉起白旗,向我軍投降。我登礁戰士隨即停止還擊,10時50分,赤瓜礁上的全體官兵押著俘虜撤回到南充艦上。

與此同時,搶占其他兩個礁盤的越南艦船也分別被我鷹潭艦、湘潭艦的艦炮火力籠罩,一艘艦不久便沉沒了,另一艘505登陸艦是越南最大的登陸艦,也不得不掛起白旗,歪歪扭扭地向赤瓜礁附近的礁盤搶灘擱淺。該艦整整燃燒了5晝夜,被越方拖回軍港後也無法修複了。令人心痛的是,這艘登陸艦原本是我國在1974年3月無償援助越南的,艦上的桌椅和儀器設備甚至茶杯,都赫然寫著:“中國人民海軍南海艦隊”的字樣。

事後統計,這場曆時40多分鍾的海戰,中國海軍無人陣亡,僅傷1人,戰艦和裝備均完好無損。越南海軍損失艦艇兩艘、重傷1艘,傷亡上百人,被俘40多人,其中中校軍官1人。中國海軍在“3·14”海戰中,以3比0的佳績取得了完全勝利。

“3·14”海戰後,南沙海域的越軍艦船聞風而逃,永暑礁海洋觀測站建站工程再無幹擾。挾海戰勝利餘威,中國海軍在南沙群島先後控製了6個島礁,填補了中國對南沙群島實際控製的空白點,使我海軍在南沙有了立足之地。

如今的赤瓜礁,就像一艘不沉的白色戰艦,五星紅旗在碧海藍天間迎風招展。礁盤上的“英雄堡”三個大字,分外醒目。

捍衛主權永載史冊

“3·14”海戰是中國繼西沙海戰之後的又一場海戰,雖然戰鬥規模不大,卻深刻影響了整個南海局勢,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在這場幹淨利落的海戰中,我人民海軍始終控製著作戰節奏和主動權,沉重打擊了越軍的入侵行動,向世人展示了我人民海軍堅決保衛祖國領海和主權的強大力量。透過這次海戰,世人看出中國海軍經過西沙海戰後十餘年的大力建設,艦隊規模和質量均有了較大提升。

相比之下,越軍卻不堪一擊。戰前,越軍氣勢洶洶,真正打起來卻不是我軍的對手。戰後從俘虜口中得知,當時越南士兵接受的教育是,中國人怕死,不敢開槍。沒想到中國人這次真的動手了,所以,他們一下子就怕了。另外,當時越南海軍很落後,艦艇之間均用明語通信,交戰前,我軍翻譯就從截獲到的越軍電報中發現這樣的話:“發現502,趕快走,離開它。”

在這場戰鬥中,我方3艘直接參戰的軍艦共消耗100毫米炮彈285發、37毫米炮彈266發,從射速和射擊時間計算,南充艦使用的炮彈最少而戰果最為顯著。南充艦不僅在這場捍衛祖國海疆的戰鬥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還將這種火炮護衛艦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創造了非同凡響的傳奇與榮光。

受傷的楊誌亮傷愈後被授予榮譽稱號,還榮立了一等功。南充艦全體官兵在這次作戰中,打出了國威、軍威,為保衛祖國領海主權立下功勳,受到中央軍委的通電表彰,並榮立集體二等功。

南充艦雖然被拆解了,但它的故事和精神還在流傳,激勵著新一代的海軍官兵勇敢頑強,守好祖國萬裏海疆。

(源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