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SAP:構建智慧城市大數據應用平(1 / 1)

SAP:構建智慧城市大數據應用平

新聞背後

本來專注於企業級軟件的SAP,這兩年在智慧城市領域做得風生水起。2月28日,在由中國市長協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智慧城市發展促進工作聯盟聯合主辦,中國經濟和信息化雜誌社、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承辦的“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年會”上,SAP的智慧城市大數據應用平台獲得“2014年中國智慧城市優秀解決方案獎”。

SAP這個企業級軟件的老兵是如何成為智慧城市的新兵的?SAP中國區副總裁張誌琦在會議期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實時數據分析平台HANA的推出使得本來專注於企業級軟件的SAP成為一個平台供應商,從而涉獵很多“以前不可能去碰”的創新應用領域,智慧城市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領域。

充分發揮數據的價值,是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往受數據分析能力的限製,相關機構隻能截取部分數據進行分析,而難以分析所有數據的全貌。有些地方政府機構甚至清空半年前的所有數據,因為那些數據太占地方。而SAP正在做的,就是借助HAHA這個實時數據分析平台去實現傳統IT無法做到的海量數據分析,充分挖掘數據的價值。

張誌琦介紹,SAP已經在智慧城市領域擁有很多應用案例,還專門在南京設立了SAP全球第二個創新中心,旨在利用雲計算、大數據處理和內存計算技術,把國外先進的智能城市解決方案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提供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幫助政府進行科學決策, 推動中國城市的健康發展, 讓市民享受大數據和高科技帶來的好處。

在中國,SAP在智慧城市領域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張誌琦在演講中介紹了SAP在某城市智能交通建設中的實踐,特別是交通數據價值的挖掘。該城市用於交通的監控攝像頭、出租車上的GPS、地鐵、公交等一年能產生百億、甚至上千億條數據。基於HANA的大數據綜合分析與決策支持平台,可以從這幾百億條數據分析出全年交通流量的變化並得出規律,用於進一步的決策,如公交站點設置、出行線路規劃等。在此之前,SAP還利用大數據幫助城市管理部門對交通數據進行糾錯。

張誌琦認為,智能交通平台的另外一個優勢,是能夠幫助相關機構在發布決策前對決策進行模擬,以驗證決策的正確性。比如說,利用大數據處理能力,量化城市交通需求,在智能交通平台上根據曆史數據來分析和判斷諸如單雙號限行這樣的措施對於交通狀態的影響,從而使得決策更加合理。

“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可以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基礎和核心平台。” 張誌琦說,“這個平台建成後,城市規劃部門、交通運營部門等可以共享平台上的數據,為城市建設和規劃提供很好的決策支持,如以交通數據分析結果支撐城市功能區規劃。”他舉例說,可以通過交通流量分析,看看諸如北京市通州區這樣的居民多在城區上班的區域,交通流量高峰僅僅是出現在上下班,還是周末同樣有大量人群進城去購物等。如果周末人流仍然很大,就應該在城市的反方向規劃商圈。

張誌琦指出,在該城市建成智慧交通平台後,SAP就能夠利用這個智能交通模型幫助更多城市搭建智能交通平台,從而打造一個智能化交通生態圈。圍繞智能化交通生態圈進行不斷創新和完善,再將公共服務引入這樣一個大數據平台,就能為城市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對於政府部門來說,張誌琦認為,應該充分重視相關數據的收集工作和規範的製定,在預算編製時就應考慮針對大數據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