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終於如期而至,當伯素又一次走進考場時,心裏霎那間充滿了緊張。那種久違的恐懼又緊緊地包裹了伯素,讓他步履沉重起來。不料身旁的唐善卻已經一趔趄,嘴裏叫一聲:“苦也。”伯素疑惑的看看他,就見他一指放著31號考號的考桌,輕聲的說:“這張不是我刻答案的那張。”伯素差點笑噴,暗想真真造化弄人。再看看周圍其他同學,也有緊鎖雙眉的,也有嘴裏罵罵咧咧的,大約都是被命運捉弄的。伯素找到29號,一看桌麵,幸福的差點暈過去,隻見桌麵上密密麻麻的滿是字,伯素慌忙趴在上麵,緊張的看看四周,還好監考老師沒有進場,慢慢的張開雙臂,用眼下瞧,桌子上滿是英語單詞和翻譯。突然聽見後麵唐善大叫一聲:“阿諾,過來。”伯素連忙用書包蓋在桌子上,來到唐善身邊,隻見唐善也趴在桌子上,眼睛緊張的盯著四周,然後示意伯素自己看,伯素雙目下移,居然也看到了滿桌麵的答案,驚得嘴大張。唐善往門口看了看,滿麵通紅的說道:“命真是好,這也有答案,不知道誰弄的,居然比我的還詳細。阿彌陀佛。”卻不料一邊有人大叫:“阿唐,你小子占著我的桌子了,一會記得給我傳傳答案。”倆人循聲望去,原來是楊武誌,隻見他氣的臉色鐵青,嘴裏大罵道:“媽的,隻是誰分得順序呀,害的我白忙活了。”班裏哄堂大笑,教室裏充滿了抱怨和討價還價的聲音,直到監考老師到來才逐漸回複了平靜。伯素經此一鬧,倒是心緒安定了下來,隻是手心裏還是冒汗。可是當看見試卷如同跳躍的海豚翻飛著從前而至時,伯素平靜的心又霎那間跳至喉頭,手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直至開考鈴聲一響,滿耳沙沙的書寫聲如同教堂裏傳出的吟唱讚美詩的聲音,讓他真正歸於了寂靜。當終考鈴聲響起時,伯素方如夢方醒,知道兩個小時已經過去了,忙住筆起身,僵硬的身子頓時如釋重負。走出教室,唐善悄悄的問道:“你抄到了嗎?我那還真有幾個句子的翻譯在桌子上呢。”伯素才突然想起自己早就忘了桌上答案之事,自悔的一笑。下午是政治經濟學,伯素自忖學的不咋的,提前跟唐善商量讓他記得給傳答案。果然,下午開考剛一個小時,唐善就得意洋洋的交了卷子,路過伯素身邊時,將一個碩大的紙團子放到了伯素的桌子上,若無其事的走了。伯素慌忙拿手攥住,慢慢的展開,偷偷的鋪在考卷下麵,邊用眼觀察監考老師,邊抄寫答案。片刻完工,順手把答案重新團起來丟給後麵的一位,自顧自的走了。
考試完回了教室,伯素正在稱讚唐善,卻看見一個滿臉胡須、個子矮小的同學朝自己走來,沒頭沒腦的對自己說了句:“感謝感謝。”伯素被這一句不知道來自何方的鳥語弄得丈二和尚,半晌說:“怎麼了?”這個小子慌忙解釋說他叫孫鍥果,考試就坐在他的後麵,多謝剛才遞過來的答案條子。伯素弄清楚以後,連忙說沒什麼,都是同學嘛,不要客氣,心裏暗自納罕以前怎麼不知道有這麼個同學。看看他形容猥瑣,大約也沒有朋友,登時起了扶弱之心,思量著應該將他納之麾下,想著晚上叫來一起吃飯,但是看見孫鍥果頭發上滿是頭屑,一張嘴那味能熏死頭牛,就沒有張口,任由孫鍥果去了。
第二天的第一門考試是高數,唐善千叮嚀萬囑咐伯素一定要傳個答案過來,伯素也沒有十成的把握,隻是承諾盡量盡量。拿到高數卷子,伯素奮力去做,終於用了1個多小時做完,略微看了一遍,便撕了張白紙將答案逐一記到紙上,然後團成團,故意把筆掉在過道上,俯身撿筆時,迅速將紙團扔在唐善腳下,看唐善立刻用腳踩上,也裝作在地上撿筆樣將紙團撿起,方起身,長舒了一口氣。再仔細看看試卷,覺得再無可改之處,便交了卷子,從講台旁邊過去時,看見孫鍥果用幽怨的眼神看著自己,暗暗希望唐善能將答案再傳給他。誰知道考試下來,唐善說答案給了別人了,孫鍥果沒有抄到,看著跟著自己滿臉委屈的阿果,伯素讓唐善下午記得把答案也要傳給他。下午考完,果然皆大歡喜,唐善要收拾收拾回家,晚上請伯素一起吃飯,伯素就叫上了孫鍥果,剛開始唐善不太樂意,沒想到一聊之間,發現很是投機,都高興起來了。伯素明天晚上的火車,今兒晚上就開始細細的整理行囊,心情激動的按都按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