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鎮旱田水利化的調研分析
林業水利
作者:柴書金
一、六合鎮旱田農業生產現狀
六合鎮幅員麵積333.3平方公裏。種植旱田作物25.2595萬畝,其中崗地、沙崗地約8萬畝,平地約8萬畝、水崗地、二窪地約6萬畝。
六合鎮常年降水量與訥河市全市相似,常年平均450毫米,4-9月平均387.96毫米。
六合鎮2012年播種麵積410220畝,其中水稻157725畝,玉米166170畝,大豆(包括芽豆)41865畝,馬鈴薯36510畝,甜菜7950畝。
六合鎮2012年人口36242人,7056戶,外出打工人口近1萬人,非農業人口1205人。
六合鎮現有旱田水利設施:全鎮有大井185眼,在大地裏的有156眼,可澆灌麵積2.33萬畝;打在大地裏的抗旱水井365跟,可澆灌麵積0.5475萬畝;大時針噴灌13套,可噴灌麵積0.39萬畝;卷盤式噴灌38套,可噴灌麵積0.5475萬畝;微滴灌95套,可噴灌麵積0.12萬畝。圍井建罐25個,坐濾水精播機101個,農戶擁有機動車輛3415台,可實現春天坐濾水播種和後期噴灌補水麵積4.8萬畝,占旱田總麵積的19.9%。
玉米生長季節需降水量600毫米,大豆需550-700毫米,水稻需450毫米,馬鈴薯、甜菜塊莖膨大期均需比較充足的降水。適宜作物生長的土壤含水量為60-70%。旱田在沒有水利設施的條件下作物生長季節平均缺水150-250毫米左右,以旱崗地,減產最重,嚴重年份可致絕收。這就是六合旱田有收無收在於水的現實。
二、六合鎮田間補水的幾個途徑
1、抽取地下水,采用補水方式的節水灌溉法。這是今後六合鎮旱田水利化的主要途徑。
2、人工降雨:可作為旱田水利化的補充。
3、引尼爾基水庫水、嫩江水、訥漠爾河水。因六合鎮的旱田離這幾個水源有5-25公裏之遙,這一措施現在隻能是設想,實施的可能性不大。
4、使用抗旱種衣劑,深鬆整地增強作物的抗旱能力,打破犁底層,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這是近些年來已經大力推廣的農藝措施,在旱田的水利化還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或者旱田基本實現水利化的時候,這種農藝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
1、六合鎮旱田水利化的基本原則
因為六合鎮旱田水利設施建設近期隻能以抽取地下水為主,地下水源與河套地不同,旱田地下水源是有限的,隻能采用節水灌溉方式以補水為主,不能種植需水量大的水稻。一個是消費特高,經濟效益下降,又浪費了旱田地的地下水資源,不提倡抽水種稻,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太快,保證旱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