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東豐縣中幼林撫育之效益
林業水利
作者:王吉文
東豐縣位於吉林省的中南部,是“五山一水四分田”的丘陵半山區。我縣曆來都高度重視森林經營工作,從2007年起,三年安排森林撫育3528公頃,但是與現有中幼齡林麵積相比,相差甚遠。一是可釆資源減少,資源消耗與可釆資源儲備量不平衡;二是林齡結構不合理,全縣中幼齡林麵積為45504公頃,占有林地麵積的56.99%,其中國營13349公頃,占有林地麵積的42.53%,中幼林撫育壓力較大;三是撫育成本逐年提高,尤其是人工工資的上漲,造成資金嚴重短缺;四是森林資源管理與森林經營管理脫節,已經適應不了現代林業發展的需求,基於此,我縣中幼齡撫育迫在眉睫。
1、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林業中幼林撫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培育森林和職工增收兩條主線,以增加森林蓄積總量、提高森林質量和功能、提高職工收入為重點,強化政策引導,落實撫育措施,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森林經營模式,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區經濟健康發展。
2、基本原則
2.1自願申報的原則。由各國有林場依據本單位中幼齡林麵積、木材生產計劃的實際情況提報中幼林撫育任務,縣局依據同家、省試點任務,結合各地上報麵積、中幼林總量、采伐限額、作業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定,核定撫育任務。
2.2突出重點的原則。試點地塊要集中連片,規模實施,以幼齡林透光撫育為主,兼顧中齡林生長伐。對重要生態區位和主要旅遊景區公路兩側的森林,按《吉林省林業廳關於加強重要生態區位森林資源管理的通知》(吉林資[2010]339號)規定,要切實加強管理。
2.3四到場的原則。東豐縣林業局對森林撫育負總責。實行目標到場、任務到場、資金到場、責任到場,嚴防出現破壞森林資源現象,確保試點工作健康順利進行。
2.4促進就業的原則。重點幫助解決富餘職工就業和生活困難問題,優先安排林場職工從事森林撫育工作,並把這項工作作為林區組織職工抗災自救的一項重要措施。
3、具體方法及措施
我縣今年共完成中幼齡撫育10056畝,分布在全縣12個國營林場170個小班,主要技術措施有:透光伐、生長伐、生態疏伐、修枝、割灌等五項。
3.1完成透光伐163.93公頃:在幼齡林中進行。按照確定的保留株數,間密留疏,去劣留優,保留珍貴樹種和優質樹木,調整林分結構,同時進行修枝、割灌。
3.2完成生態疏伐118.73公頃:在重點公益林的中齡林中進行。按照有利於林冠形成梯級鬱閉、主林層和次林層立木都能受光的要求,將林木分為優良木、有益木和伐除木。保留優良木、有益木和適量的灌木。
3.3完成生長伐194.63公頃:在用材林的中齡林中進行。采用上層撫育、卜層撫育、綜合撫育等力,式,伐除影響保留木生K的樹木,同時進行修枝、割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