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落葉鬆繁育造林管理技術(2 / 2)

(2)間苗、除草、鬆土:苗木出齊後一個月左右可進行間苗,過半個月再進行一次定苗,水肥苗足,生長快的。要早間,密間稀留,首先間掉生長勢弱的苗木,每平方米保留450~550株左右,每畝產16-20萬株,

(3)切根:苗木停止生長前一個半月左右,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切根犁切根,切根深度約距床麵15厘米左右,以促進根係發育和苗木木質化。切根後應將上壓實並灌水。

二、定植造林

落葉鬆應選擇在土層深厚、疏鬆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壤土進行造林。

1.整地方式及規格

一般采用穴狀、魚鱗坑整地。在新采伐跡地、雜草較少的宜林地,灌木較稀的立地條件上,采用穴狀整地,規格為50cmX50cmX30cm;荒山、老采伐跡地,灌木和雜草較密的立地條件上,應在頭年秋先進行割灌後再整地,魚鱗坑整地規格為50emX50cmX40cm。

2.起苗和運輸:起苗時間根據當地氣候情況而定,一般在十月中下旬進行,觀察苗木全部封頂、出現黃葉時。就可起苗。起苗前4~5天適量澆水,使土壤鬆軟濕潤,提高苗根完好率。苗子主根要求在20cm以上。起苗時不能用手硬拔,每百株捆成一捆。苗子運輸時,苗根要沾漿,並用濕草簾把苗根包嚴。

3.造林季節及密度

春、秋造林均可,但以春季的4-5月為好。采用1-1年生的1-2級合格苗造林。在立地條件較好的地塊上造林,造林密度以每畝296株為宜,株行距1.5X1.5m;在立地條件相對較差的地方造林,造林密度以每畝222株或444為宜,采用2X1.5m的株行距或1X1.5m的株行距均可。

4.幼林撫育

造林後三年內,每年5月和8月各除草撫育一次。第二年和第三年的5月份分別追肥一次,每次每公頃施用尿素15kg。造林十年後進行第一次透光伐,間伐對象是病蟲木、風倒木、雪折木及被壓木。間伐後的林分密度以每公頃1500株,鬱閉度在0.6左右為宜。

三、病蟲害防治

落葉鬆具有適應強的特性。這是它被譽為鄉土樹種的原因之一。主要需防治的是早期落針病。防治方法可采取營造針闊混交林的方式,對過密的林分,應清除被壓木、病弱木,並適當修剪枝條以減少病源,對發病較重的林分,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用400-600倍的代森胺噴灑樹冠1-2次。

(作者單位:154800黑龍江省依蘭縣林業局大頂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