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獨家記憶:不平靜的小團體(2 / 3)

我們就這樣肆無忌憚的在班上繼續我們的禍害同學活動。漸漸,以我為圓心的小團體已從前後一排擴大到前後兩排,學習娛樂兩不誤,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亦是我們發揚光大的基本宗旨。

在小團體中,有我兩位死黨,葉蕾、陶娉婷,人如其名,兩位都是班上排得進前三的班花級美女,一個溫婉如水,一個熱情如火,亦靜亦動,圍在我身邊,令我待在學校的七八個小時過得格外有滋有味。現在懷念起來,那種如魚得水、配合無間,著實算得上人生一大幸事。

除兩位知己以外,還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小團體中僅有的一個男孩子——我的右側同桌林肖,我倆的同窗情跨越了懵懂無知的小學,延續到男女有別的初中,沒想到竟然在高中課堂還沒被隔斷,不得不說,緣分真奇妙。我和他十分聊得來,默契程度經常令我有和他桃園結義的衝動。

林肖確實有他的魅力。在高一沒有文理分班之前,課業不算緊張,大家又進入了情竇初開的年紀,女孩子最熱衷的話題永遠是帥哥:年級裏某某灌籃很像櫻木花道、某某騎著一輛拉風跑車很酷很有型、某某剪了新發型很有偶像範……甚至私底下評出年級“四大帥哥”。林肖憑借陽光外形加上不俗的穿衣品味很沒懸念地榮登榜單,我那時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鄙視他很臭屁地打發那些問數學題套近乎的小女生,心裏時常憤憤不平納悶明明我的數學比他好怎麼沒人來問我,難道因為我長得不夠溫柔親切、和藹可親?看來“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道理不僅僅在物理學的磁場中有所運用,我和林肖天壤之別的境遇足可說明。

原本我的高一會風平浪靜的度過,但是一則子虛烏有的八卦事件徹底攪亂了我的生活,以至於三年過去了,每每想起,心裏還是會莫名地感到驚慌,沒錯,我很恐慌,因為不死不休的纏繞,因為無處可逃的思念,因為那個在開學第一天就給我驚鴻一瞥的男生——杜亦然。

那是一則非出自於小團體的八卦事件。在21世紀初那個網絡不甚發達的年代,一樁“緋聞”的傳播速度能夠達到一日出班級、二日出年級也可謂匪夷所思。

我從來不想那麼驚世駭俗地成為眾矢之的,但是躺著也中槍的事件還是出人意料的上演了,我竟然在某個陽光燦爛奪目的下午成為“緋聞女主角”。不知該表現得激動喜悅還是受寵若驚,到如今我仍舊不知——是哪幾位具有月老精神的孩子非常有共識地把我和同一日降臨在教室的杜亦然扯在了一起,抑或許是沾了那隻名喚傻蛋的的光。

清楚記得聽到那個消息的一瞬間,似乎瞥見窗外有道閃電劃過晴朗的天際,可是待我揉揉毫無焦距的雙眼,其實天空什麼痕跡也沒留下。想到那張“粉雕玉琢”的臉,我很沒骨氣地在心裏小小興奮了一把,不得不承認,能與“四大帥哥”榜首人物並肩站在緋聞的風口浪尖還是很能滿足小虛榮心的。盡管這個帥哥榜單出自自己人之手,但是絲毫不影響其真實性和準確度,杜亦然完全擔得起這個“第一”,論家世、論長相、論球技,無疑能夠PK掉眾多妄想躋身榜單的選手。若要論成績,剛開學似乎大家沒能把成績這回事提到日常議程中來,仍舊沉浸在擺脫中考、遁入花季的喜悅裏,以成績來論英雄的年代還未拉開序幕。杜帥哥愛不愛學習,哪門功課好的消息真比不上杜帥哥喜歡哪位美眉更“大快人心”,因為流言,我莫名其妙成為了女生欲除之而後快的頭號大敵。

傳聞的具體版本我至今沒能弄明白,到底是男喜歡女還是女喜歡男,無論是隔座山還是隔層紗,開學還沒兩個月就能大咧咧地造成整個年級為之轟動的效果,不得不說,的確頗有些符合小團體中心人物趙陌陌的處事風格,所以緋聞傳到我耳朵裏儼然已經是大家廣為接受且相信的版本——我,喜歡杜亦然。

三年來,我從沒向任何人提起過,在當時,熟悉我的人都戲稱那是一條空穴來風的新聞,可它悄然在我心裏留下了貓爪搔撓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