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女性在批評前應該先了解自己在跟一個什麼樣的人溝通,是一個長輩還是晚輩,是男性還是女性,是朋友還是對手,是家人還是同事等等,如果沒有注重角色,就會說出不合適的話,批評的效果不僅達不到,反而傷了和氣。對一個很自卑的人,犯錯時,他本身就很自責,這時適當的安慰會勝過千言萬語;對一個很愛麵子的人,一邊批評一邊給個台階,他會及時糾正自己的失誤;對於一個心服口不服的人,不必抓住不放,看他的行動就可以了。很多溝通失誤,其症結就在於角色不清。
6.任何人麵對直接批評,內心都會不舒服,因為批評就是懲罰。而如果采用暗示的方式,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和夫人克萊門蒂娜一起出席某位要人舉行的晚宴,席間一位法國外交官由於對桌上的一個小銀盤喜愛有加,卻不好意思向主人要於是偷偷塞入懷裏。不過他這個小小的舉動被細心的女主人發現了,女主人心裏很著急,因為小銀盤是一套古董餐具中的一件,比較重要卻又無法直接去要回,怎麼辦?女主人想到應該求助丘吉爾夫人。
克萊門蒂娜知道這件事後,略加思索向丈夫耳語一番。丘吉爾微笑著點了點頭,隨機用餐巾作掩護,也竊取了一隻同樣的小銀盤,然後走近那位外交官,很神秘地掏出口袋裏的小銀盤說:“我也拿了一隻同樣的小銀盤,它看起來真可愛!不過我們的衣服已經被弄髒了,所以應該把它放回去。”外交官一聽這話,隨機明白了怎麼回事,不得不將盤子放回桌上,於是小銀盤物歸原主。
丘吉爾夫婦接到女主人的求助,並沒有直接指責和批評那位外交官,而是采用暗示的方式來給他一個台階下,維護了他的麵子也得回了小銀盤。暗示就象苦藥丸外麵的“糖衣”,用含蓄的間接的方式,達到治病救人的最終目的。
批評人有一個原則:對事不對人,這樣可以緩和當事人的心理壓力。如果把矛頭直向當事人,就會無意之中造成傷害,進而於事無補。所以當你批評別人時,應時時刻刻反問自己:“我是不是針對當事人了?”“我是不是忽略失誤本身了?”“我是不是在人身攻擊了?”等等。做為女性在社交中能夠適當的合理的批評,不但能夠解決問題,也能夠讓彼此的關係更進一步,從而在交際中得到更多的友誼。
馬上行動
不傷人的批評秘笈:
1.當對方情緒低落或接受讚美時,不要用批評讓他們更沮喪,或破壞他們的興致。選個雙方都心情平靜的時間,確定你的批評是在私下進行的。
2.隻需討論下一次能夠做到的事情,並且確定遭到批評的人,有足夠的時間、空間或能力,去改善你所批評的情況。例如,要求同事改變工作方向,卻規定完成期限不得後延,就隻會讓對方失去信心、感到泄氣。
3.不要說“你知道嗎?你其實應該這樣子寫報告。”當你的態度抱持開放且具有建設性,而不是僵硬賣弄知識時,你的批評就比較容易被接受。要開放不同的選擇,讓對方以創造性的方式來思考,進而提出更好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