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則江上漁翁居囗囗(3 / 3)

隻見春娘拿了銅錢,已立在傍邊等了半日,直待他們說話完了才遞出來。賣菜的接了銅錢,說聲多謝而去。柳老將這耳(與春娘戴在髻上,遂同他進去見母親,說知此事。柳婆聽說,歡喜不勝,不題。

且說這個賣菜的,就是那起課李瞎子的兄弟李三。李三一心要將兒子過繼柳家,恐防問卜不吉,打脫了這樣好人家,一時難得,次早連忙去遞一個話與李瞎子,將柳老過繼兒子的話細細說了一遍。分付道:“若還他來問卜,千萬周全一二,待侄兒過繼了去,後來慢慢孝敬你。”瞎子道:“這個不難。”

卻說柳老到了十五,齋戒沐浴,帶了課金,向李課店來問卜。通誠已畢,那瞎子執了課筒搖了幾搖,起將出來,卻是拆單單,重單單,是一個)卦。那《易經》中斷說:“)者,遇也,一陰而遇五陽,則女德不貞。”其象如此,大約是不該做的。那李瞎子得了兄弟的春,對柳老道:“)者,遇也。)字,女字逢著後字,後來大有厚福,相遇好人。”柳老已信,送了課金,一拱而出,竟到家中。對柳婆商量已定,選了吉期,過繼兒子。

李三打點齊備,央了一個鄰舍老兒做了靠山,送兒子過來。一進了門,少不得拜了家堂祖廟,然後拜見繼父繼母。就是春娘,兄妹二人也要見禮,擺下一桌酒飯,大家盡歡而散。自此之後,做幾件新衣服與他穿了,就擇個開心日子,送他上學讀書,取名叫做柳章台。他也是吃苦過的,落了這個好處,便安心樂業,見了父母妹子,恭恭敬敬,大家歡喜。兄妹二人過得十分親熱。父母看了,猶如親生一般,把他同抬同桌,同坐同行,毫不介意。那《內則》篇中說,男子一交七歲,就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歲九歲之後,交了十歲,出就外傅,居宿於外。要曉得書中之言必有至理,如今人家那裏曉得這個情弊,混混帳帳,不知隱瞞了無數,漏網了許多。就是父母知覺,隻說是個家醜不可外揚,定是遮瞞過了。

大凡人自小生來,那一件物不經自眼裏看過才曉得?那一樁事不經人嘴裏說過才明白?惟有那個春心的情竇。小鬼頭兒正是不教而善,那細微曲折他偏理會得來。春娘年當十歲,正是又曉得又不曉得之時,未免床頭察聽父母的施為,他便津津有味,隻道這樁事是人曉得的,隨人做得的。不上一年之內,就與章台看看有些鬼頭鬼腦,眼去眉來。起初還在父母麵前,不離左右,後來漸漸膽大,彼此心照,隻到沒人的所在,常是探囊取物。父母見他不在,不過叫到麵前就罷了,全然沒有一點疑惑的心。兩人看看竟做起那磨臍過氣的手段。

一日,柳婆做了一條白綢裙兒,與春娘剛剛穿得上身,就同章台到後園閑耍。去了有兩個時辰方回。母親說了他幾句,已撇開手。大家吃了夜飯,到房安置。走到床前,將裙兒褪下,柳婆與他折疊。不料,在燈光之下看見,著實吃了一驚。隻見上麵:

點點若胭脂染就,紛紛如桃杏妝成。才子貪心,佳人嬌怯;一朝狼藉,粉褪香消。分明是豆蔻含香,揉碎了花心玉露。

不知這裙兒上甚麼東西,柳婆如此著忙,下則畢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