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她又哭了(1 / 2)

卻說那西行取經的唐三藏法師,當真提心吊膽。一路上深山老林,蛇蟲猛獸,若非有仙神暗中護持,怕是早就成了一頓餐食。

跌跌撞撞唐三藏,饑饑渴渴向西方。直走到大唐山河邊界,頂著禦弟的名頭,入了福原寺暫歇。眾僧見禮,齋飯過後,一夜無話,直至天明。恰值深秋時節,雞鳴得早,唐長老心忙,四更天便起。

二從者無奈,隻得迎著清霜,看著明月相隨。

行有數十裏遠近,見一山嶺,隻得拔草尋路,說不盡崎嶇難走,又恐錯了路徑。正思慮間,忽然失足,三人連馬跌落坑坎之中。

卻正是,出了長安,便逢大難,眼見著從者被剖腹,嚇得唐長老直迷糊。

夢覺忽方醒,又是一日天明。倉皇的唐長老,眼見著東方發白,心下恐懼不盡。見了生食活人,料想自己也是那個下場,隻覺心頭陣陣悲涼。

又渴又餓又怕,不覺間旭日東升,高懸九天。三藏法師昏昏沉沉,再辨不得東西,分不得南北,恍恍惚惚,渾渾噩噩。猛然間,眼前一亮,抬頭隻見一青年男子,走到自己身前。用手一拂,繩索皆斷。額頭又覺一涼,頓時神清氣爽。

衛青華收回手指,看著自己麵前狼狽的法師,心下微微搖頭:“唐長老受苦了。”

“多謝恩公,搭救貧僧性命!”三藏跪地,神色誠懇。

“勿需多禮,先看看你可曾丟失了什麼東西?”衛青華一揮手,清風扶起唐僧。

“貧僧的從人,已被妖怪食了。隻剩下馬匹、行李,不知何處。”要說這唐僧,卻也有些膽色,經了那般恐懼,此時竟已恢複大半。若換了普通人,怕是不瘋也得癡,不愧是轉世金蟬子。

“你的馬匹包裹,俱在那裏。”衛青華說著,伸手指了指。

唐三藏順著看去,心下鬆了口氣。沒了馬,怎渡西天路遠,走去不成?

“此處名叫雙叉嶺,已近大唐邊界,多虎狼妖物,如今隻剩你一人,要更加小心。此間事了,你且好自為之。”

眼見著大活人在自己眼前消失,唐三藏不由微微一驚。但隻轉瞬,他便回過了神。心中直呼佛祖顯靈,暗自禱告不提……

卻說衛青華,解救完唐和尚後,便去白雲間,觀士音麵前,辭行。

“菩薩,那三隻妖物,已被小仙斬之,取經人亦無憂。此間事落,這便去了!”

“上仙何出此言?西行之路險,山高水長,取經人肉體凡胎,若能多些護持,總是好事,於上仙亦是功德。”觀音開口,出言挽留。

“菩薩說笑了。唐長老乃金蟬子轉世,本性元明,一般的妖怪哪裏吃得?加之將至五行山,即有當年猴頭護法,輔之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珈藍護駕,自可無憂,哪裏需要小仙的微末道行?還是不在此攪渾,離去的好。若是日後,有用得著小仙的地方,自當鼎力。整個天庭,亦如是矣。”衛青華微微一笑,將準備好的說辭道出。

“既然上仙心生去意,貧僧亦不多留,但祝順風爾。阿彌陀佛!”觀音合掌送行。

衛青華頷首道謝,當即長風起兮劍光衝霄,化虹而去。

“此子身居高位,但卻不貪不驕不躁。一身本事,不弱於人。若為友,當為興事;若為敵,當早除之。”觀音大士默然,心間微歎。

……

衛青華禦劍乘風,直入天宮。如今瑣事已了,他卻有幾日安生,歸意極濃。

天庭之北,潛龍將軍府。

衛青華降下身形,入得家門。迎麵而接的,卻是大羅金仙公孫月。

“事情辦完了?”

“嗯。”

公孫月為情郎理著風塵鬢角,話起了家常。

“嬋月那丫頭,已在天上待了近二十年。是不是該送她回去了?”

“嬋月還在?”衛青華嚇了一跳,驚呼出聲,“一次也沒回去過?”

公孫月無奈的點點頭,開口道:“那丫頭說在天上修煉快,一天抵三天,不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