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燕雲十六州(1 / 2)

且不遼南忠義莊麾下從軍尚武的風俗越發的濃重,人人皆渴望戰爭,個個都願意加入義從軍,而義從軍們又人人努力,想要加入正式的忠義莊正式軍中,而正式軍中的八百多好漢自然也不甘於就此落後,越發地努力。

在這樣趕幫超之下,忠義莊的實力越發的強盛,畢竟有著大郎特殊美食的滋補,又有著各種練兵能力的加成,這使得忠義莊的實力逐漸壯大。

其實如果現在隻進行野戰的話,那麼光依靠這八百多忠義莊好漢就夠了,忠義莊八個都所向披靡,足以在野外殲滅任何遼國的部族與軍隊。

但若是這麼一來的話,那又勢必隻能夠造成一種遊擊的後果,畢竟八百多人的兵力,還不足以分散統治。

光是能夠殲滅遼軍,卻相對而言,難以進行更好的統治。

這麼一來的話,那就不符合武大的設想了。

要知道,他所想要改變的,可是整個民族的局勢,忠義莊八百眾的力量再強大,也比不上一個民族的興旺盛起。

因此,他甘願積蓄時間,讓更多的遼南百姓們可以得以休養生息,並且可以更好地形成好公戰的尚武精神。

那麼一來的話,將會是整個民族、整個社會的進步。

這樣的消化是值得的,也是更加符合曆史進程的。

所以,武大寧可花費些時間在休養生息上,也不急著就去摧枯拉朽地橫掃遼國。

整個遼南都在武大的要求之下,快快樂樂地休養生息了,而在此同時,武大也沒有閑著,而是開始布局起幫助宋朝的主意了。

畢竟,這可是中國曆史上最為文明,最為富庶的一個朝代,一個文人最好的時代,一個充滿了爭議的時代,一個愛得愛不過來,一個恨得恨不過來的朝代。

不管如何,武大都願意這樣的繁華與文明得以越發的煥發下去。

所以,大宋朝增強計劃也就被他擺在了日程之上。

要,宋朝最為遺憾的是什麼,那自然是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丟掉了上好的養馬地,使得堂堂皇宋戰馬奇缺,失去了這一古代之中最為重要的戰略物資之後,使得戰略戰術上全麵受到壓製。

都宋朝慫,但實際上他的對外戰勝率其實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可為什麼總是留給人兵事孱弱的錯卻呢?

那就是因為沒有戰馬的原因。

宋朝的主力部隊是步兵,戰勝了,多半都是擊退戰,難以進一步擴大戰果,而一旦若是失敗的話,那就幾乎是全軍覆沒,想逃都逃不了。

所以,無論是戰術上,還是戰略上,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這個養馬地,對宋朝的影響可謂是異常之大的。

對宋朝而言,燕雲十六州早已經不隻是一片丟失的國土這麼簡單的事情了,而是生命,是國運!

甚至,宋朝為了收複燕雲十六州,甚至許下了王爵的封賞,隻要是誰能收複了燕雲十六州,那就封誰為王!

這可不是等閑的封賞,要知道,宋朝可沒有分封異姓王的先例,這樣的封賞可謂是超規格的,也是讓人所期待不已的。

隻是,遼國的實力非凡,一直碾壓著宋朝,讓這樣的封賞,這麼多年來依舊隻是懸賞,甚至漸漸都要蒙上了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