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武大雖然無視祝家莊,也不在乎水泊梁山,但還是拿出了謹慎的態度,祝家莊方向繼續通過小追來監控,而梁山那邊則是派出了精密細作來哨探。
正如太祖所說戰略上要蔑視對手,在戰術上要重視對手,如此才能百戰不殆。
隻是,在對付水泊梁山的問題上麵,武大還有一絲糾結。
那就是滅了對方,還是說結交一二。
反正現在梁山上的老大是托塔天王晁蓋,而不是黑三郎宋江。
那倒是可以采取正麵敵對以外的另一種方法來處理的,畢竟,現在忠義莊與梁山並無直接利益上的衝突,而且晁蓋此人,武大還是有幾分敬佩的。
此人原本是東溪村的保正,本鄉財主。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交天下好漢,聞名江湖。喜歡刺槍使棒,身強力壯,不取妻室,終日打熬筋骨。
傳說鄰村西溪村鬧鬼,一日,村中人經一僧人指點,鑿了一個青石寶塔鎮在溪邊,鬼就被趕到了東溪村。晁蓋大怒,獨自將青石寶塔奪了過來在東溪邊放下,因此人稱“托塔天王”。
後因與劉唐、吳用、公孫勝、阮氏三雄合謀智取生辰綱事發後遭官府追殺,不得已投奔梁山泊落草。
因梁山泊寨主王倫忌才,不能相容,吳用智激林衝火並王倫後,大家推晁蓋為寨主。
宋江因在潯陽樓題反詩而遇險時,晁蓋與其他梁山好漢一同劫了江州法場,將宋江戴宗救出。後在討伐曾頭市戰役中,被毒箭射中麵頰而亡。
出師未捷身先死,是一個帶有悲情色彩的英雄。
若是換成黑三郎宋江,那武大自是想也不想,合作是根本不可能合作的,這廝被稱作為黑三郎,其實哪裏隻是因為皮膚黑啊,若是跟他在一起合作,鬆不得也要被他給“送”掉“江”山的。
單看晁蓋的遭遇就可見一斑。
要問梁山第一軍師智多星吳用,本是誰的人?
毫無疑問是同鄉,又是一起劫取生辰綱的晁蓋,兩人可謂是有著殺頭的交情,本該是一心扶持晁蓋才是,可為什麼黑三郎宋江一出現,吳用就立即舍棄了晁蓋,眼巴巴地去追隨宋江,甚至在宋江死後,還拉上花榮一起自盡殉“情”呢?
這當然不是基情,而是智情。
也是因為晁蓋本身的性格特點所造成的。
上了梁山之後,時間長了,兩人誌不同,道不同,差異也就出現了,晁勇多謀少,義多略少,隻圖一個打家劫商的小梁山就夠了,講究的是對現有梁山兄弟的小忠義,不喜歡擴大梁山的規模,而吳是讀書人,講究的是大忠義,是為民報國,其誌向要大得多,不喜歡終老梁山。
所以時間長了,才發現,吳用與晁蓋根本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通,尤其在梁山的發展上,分歧越來越大,有如魚在山的感覺,晁蓋就這麼大能耐,不可能做更大的事兒,跟著晁蓋,前途就到此為止了;直到吳遇到宋江,兩人心胸開闊,誌向遠大,都是具有大格局,大視野的人,而宋在領袖氣質,規劃方向,分配工作,駕馭眾人方麵能力超強,與吳用的智慧超眾恰可形成強強聯合,兩人誌同道和,吳用至此才真正感覺到有如魚在水的感覺,因此吳後來倒向宋是情理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