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落,雲卷雲舒,時光的長河緩緩流淌,永不止步,光陰似水,歲月如煙,把所有過往一一洗刷湮滅,碾碎在了曆史的車輪之下,又是一年春天的到來。
所謂“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是洪武二十六年的春天,一個平凡的春天,卻也是一個多事的春天,而這個春天距那轟轟烈烈的明教覆滅,兵發雲南,朱棣就藩已過去了十年有餘。
這十年中,大明帝國從未消停,諸多喜事悲事總是接踵而來,教人應接不暇,無論上至天子,還是下至黎民百姓,安穩的生活卻從未光臨過。
自懿文太子去世,藍玉案發,年進古稀的朱元璋終於大開殺戒,大肆屠戮功臣名宿,忽忽十來年間,當初與他一切打天下的開國功臣,一個個變成了他的刀下之鬼,手段之殘忍,用心之狠毒,可謂是絕世罕見,讓人乍舌。
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借口涼國公藍玉謀反,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重大案件。而藍玉是洪武時期的主要將領之一。
因藍玉案被株連殺戮者,當時稱之為\"藍黨\",所以稱為藍玉案。
朱元璋借藍玉案徹底鏟除了將權對君權的潛在威脅,將軍權牢牢地控製在自己手中。
藍玉身材高大,滿麵紅光,富於勇氣和謀略,有大將的才華。
中山王、開平王,死後,藍玉屢次統帥大軍北征蒙古作戰,立下赫赫戰功。
洪武二十一年,他率15萬大軍出塞追擊蒙古軍隊,直到捕魚兒海,俘獲男女七萬七千人,大勝而歸。太祖待他十分優厚,晉封藍玉為涼國公,位居大將軍之職。
藍玉自恃功高勢大,驕橫不法。藍玉在軍中,他擅自黜陟將校,獨斷專行,甚至不聽君命,皇帝多次責備他。某次北征還師,半夜敲擊喜峰關關門,關吏沒有及時開門接納,藍玉就縱兵毀關強行進入。太祖聽說這件事很不高興。
先前,太祖想封藍玉為梁國公,因他犯錯改封涼地,還把他的過錯刻在鐵券上。
藍玉還私蓄奴婢,畜養很多莊奴,縱奴作惡鄉裏。在地方上,藍玉曾經搶占了東昌的民田,禦史查究追問此事,藍玉發怒趕走禦史。
他還讓家人私買雲南鹽1萬餘引,進行走私。
他西征回朝,太祖讓他做太子太傅。藍玉對位居宋、潁兩公之下感到不高興,說:\"難道我不能勝任太師一職嗎?\"等到他入朝上奏,太祖往往不聽他的。
藍玉更加不高興對朱元璋心懷不滿。這些做法,終於讓朱元璋動了殺心。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把藍玉交給獄吏審訊。朱元璋將他處斬,抄其家產,並族誅三族。平時與藍玉有關係密切的許多將校,也都被定位\"逆黨\",遭到了抄家滅族的下場。當時因為這個案件而被誅殺者多達1.5萬人,軍中的驍勇將領差不多都被殺戳殆盡,史稱\"藍玉案\"。
朱元璋借藍玉案徹底鏟除將權過大危險,將軍權控製在自己手中。隨後,他分大都督為左、右、前、後、中五軍都督府,與兵部相互製約,以分其權。五軍都督府隻管軍籍和軍政,不能直接指揮軍隊。隻有到戰時才有皇帝臨時任命總兵官,戰後總兵官須立即歸還將印,所統軍隊則歸駐其原來衛所。從此,諸將奉命惟謹,軍權皆出於朝廷。
藍玉與胡惟庸一樣,也是定遠人,乃明朝開國大功臣常遇春小舅子。此人長身赤麵,儀表堂堂。是個勇略雙全的大將材料。他最早錄於常遇春帳下,“臨敵勇敢,所向皆捷。”後來,他跟從傅友德代蜀地,從徐達北征,與沐英一起定雲南,功勳卓著。朱元璋冊其女為自己的兒子蜀王為王妃。
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又與大將馮勝北征殘元軍,在金山擊降蒙古哈納出二十萬眾,並頂替馮勝為大將軍。馮勝在明開國功臣中名列第三,北伐大勝後,朱元璋借口他藏匿良馬、向哈納出老婆索求大珠異寶,誣之以罪,逮捕軟禁於鳳陽。誅藍玉後兩年,又下詔賜死於南京。投降的哈納出隨傅友德征雲南,中途病死。其子察罕倒黴,這位蒙古青年最後竟坐藍玉案被誅。
藍玉屯兵薊州,在洪武二十一年統大軍十五萬,深入漠北,在捕魚兒海大敗北元可汗脫古思帖木,俘獲蒙古王公、妃、公主、將校以及兵卒八萬多人,脫古思帖木兒僅與數十人逃脫。不久,藍玉又領兵破蒙古哈剌率軍,獲人畜六萬餘。還師後,得封涼國公。洪武二十二年,藍玉督修四川城池;二十三年,藍玉率軍平滅施南、都勻等地土人造反;二十四年,藍玉總七萬兵馬,定西番,平滅月魯帖木兒之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