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二年十月,方臘在萬年鄉洞源裏正方有常家做傭工,積極聯絡四方百姓,準備起義,他們的秘密活動被方有常發覺,便派二子方熊向縣告發,十月初九,方臘發現事泄,遂在洞源村殺裏正方有常一家而舉義,方臘集合千餘人,在洞源村東方有常家的漆園誓師。
在誓師會上,方臘慷慨陳詞,憤怒揭發宋王朝的罪惡統治:“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桑不足以供應。吾儕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無錙銖遺。……獨吾民終歲勤動,妻子凍餒,求一日飽食不可得。”最後,方臘發出了“天下之民,苦於剝削久矣”的呼聲,號召大家伏義而起,那麼“四方必聞風響應,旬日之間,萬眾可集。……我但畫江而守,輕徭薄賦,以寬民力,四方孰不斂衽來朝?十年之間終當混一矣”。
方臘提出鮮明的政治口號和政治主張,付之於革命實踐,他領導的義軍燒孔廟,毀神像,殺貪官汙吏。批判佛教教義中“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虛偽性,指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財,散以募眾”;“有甚貧者,眾率財以助……凡出入經過,雖不識,黨人皆館穀焉,人物用之無間,謂為一家。”
方臘的政治主張和革命行動,深受貧苦百姓的擁護,數日間聚眾十萬,自稱號聖公,改元永樂,置偏裨將,以巾飾為別,自紅巾而上,凡六等。鎮壓幫源一帶地主武裝的反抗,占領青溪縣西北重鎮萬年鎮,隨即向縣城進發,這時,兩浙路都監蔡遵、顏坦帶領五千兵前來征討。十一月二十八日,方臘將他們一舉殲滅在息坑,這是方臘義軍旗開得勝的第一仗,次日,方臘打下青溪縣城,十二月打出青溪縣,四日攻占第一座州城睦州,隨後攻下睦州各縣,方臘率主力部隊西攻歙州,十二月二十日攻克,接著回師東線,向杭州進發,十二月二十九日,占領杭州,革命力量發展壯大,“眾殆百萬”。
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響應方臘起義:浙北有蘇州石生和湖州陸行兒,浙東有剡縣裘日新,浙南有仙居呂師囊、永嘉俞道安,浙西有婺州東陽霍成富,蘭溪靈山朱言、吳邦,這時在浙西的方臘部將鄭魔王、洪載和響應部隊已占領了婺州、衢州、處州等地,在杭州作出了分兵“盡下東南郡縣”的決策,派方七佛率領六萬人馬進攻秀州,以圖北上,攻取金陵,實現“畫江而守”的計劃。
這時,童貫率領十五萬精兵,已趕到秀州,方七佛攻不下秀州,退回杭州,宣和三年二月,方臘退出杭州,由富陽、新城、桐廬、建德、青溪,時戰時退,最後退守幫源,四月二十四日,宋軍從東西兩麵包圍幫源,方臘在幫源的嚴家溪灘,與宋軍作一死戰。
在戰鬥中,方臘坐騎戰死,戰刀丟失,最後不得不帶親信,退往洞源村東北的石洞中躲藏,石洞分上中下三窟,極為隱蔽,官軍無法尋找,統製官王稟下令搜山,裨將韓世忠由方庚作向導,收買叛徒方京,才尋得方臘躲藏的石洞,四月二十七日,經過一番殊死搏鬥,方臘和妻邵氏、子方亳、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被俘,宿將辛興宗隨後趕到,截洞掠俘,方七佛等人乘機逃脫,實俘三十九人,被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方臘在汴京英勇就義。
方臘死後,當年埋藏的軍費財寶一並下落不明,他當初建立明教時,隱在明教總舵中的無數財寶據說富可敵國,而他給方家後代留下的,隻是一張殘破的羊皮卷而已,而方眉兒為了這張羊皮卷被錦衣衛盯上,最後還是逃不了身死的命運。
方眉兒死後,風易寒裝著另外一張羊皮卷被劍魂送給沙王,一個多月裏跟著那沙三輾轉了大半個中國,去了很多不知名的仙山寶地,在嶗山時遇到張三豐。
張三豐傳了他兩套零碎的劍法,來到昆侖後又遇到張無忌,張無忌則把乾坤大挪移傳給了他,而當初擄走他的那位奇怪老爺爺,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偶爾出現傳了他幾招劍法後,便又會消失好幾天。
而他就是靠這些拚湊起來的武功,硬硬在飛花穀擊敗了離恨天等武林高手,保住了飛花塢最後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