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幫到人就好了,君子要有容人之量!”木嬰落風心裏想著,隻是斜了殘夢一眼,沒有作聲,胸膛卻起伏得厲害。
閔碧落腳下未作停留,隨著小二上了包廂,仿佛剛才發生的一切與他無關。
“大哥,這靠窗的房間如何?正好看得這西湖美景。”殘夢一臉的諂媚。
閔碧落點了點頭,站在窗前靜靜地看著,有些出神。
“請問各位爺要點些什麼?”小二恭敬地候著。
還沒等殘夢出聲,木嬰落風脫口而出:“西湖醋魚、叫化童雞、東坡肉、龍井蝦仁,再來一壺龍井,先這幾樣,要快。”一邊還摸了摸餓扁了的肚子。
“哎喲!木嬰兄對這西湖很是熟悉嘛!這幾道小菜怎麼說?”殘夢眯著小得不能再小的眼珠子,難得謙虛地問。
“你不知道了吧?不嚐嚐這西湖的名菜,不喝喝西湖龍井,來了西湖等於白來,”木嬰落風有些洋洋得意。
“就先說這西湖醋魚吧,一首詩聽過沒?”木嬰落風越說越帶勁,“裙屐聯翩買醉來,綠陽影裏上樓台,門前多少遊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美哉美哉!”
“媽的,酸!說人話行不?”殘夢聽得嘴角抽筋,
“此道菜選用西湖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使其排泄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僅能用三四分鍾燒得恰到好處。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這樣才能魚肉嫩美,還帶有蟹味,鮮嫩酸甜。”
“這位客官真有見識啊!”一旁的小二不禁讚歎道,手腳利落地上著菜。
“您繼續,爺——”殘夢一反常態,居然沒有奚落木嬰落風,還一臉好學。
“這化童雞呢!又稱黃泥煨雞。傳說古時有一叫花子弄到一隻雞,可又缺鍋少灶。饑餓難忍之際,他便仿效烤紅薯的方法,用爛泥將雞塗包起來,放在石塊壘成的“灶”上拾點幹柴煨烤,過一會兒泥幹雞熟,他隨手拿起放在地上,雞毛脫落,頓時香氣四溢。這種泥烤技法傳入菜館、酒樓,廚師們又不斷改進,在煨烤的泥巴中加入紹酒,將雞包以西湖荷葉烤製,使荷葉的清香和母雞的鮮香融為一體,曆年延傳下來,“叫化童雞”的名聲響著呢!”木嬰落風就像個吃貨,對這些個美味佳肴如數家珍。
“東坡肉呢!可不是蘇東坡創的,是人家為了紀念蘇東坡而創作的一道名菜,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一邊還拿著把破扇子搖來擺去。“龍井蝦仁是——,哎!你們怎麼都吃完了?也不等等我?”木嬰落風望著殘羹剩菜叫了起來。
“哈!看你說得那麼起勁,不便打擾啊!”殘夢一手啃著雞腿,吃得正歡樂。
“你!——”木嬰落風瞪著眼睛,卻啥都說不出來。
“小二,弄兩個小炒送去房裏。”閔碧落總算出了聲。“廂房帶路。”
“好咧,爺!小的先帶你們去天字號房。”小二露出招牌式的微笑。
天字號房,香煙嫋嫋,錦緞被褥整整齊齊地疊在床上,家具擺設的豪華程度超出了尋常人的想象。
“不要亂跑。”閔碧落對著木嬰落風囑咐道。“你就在房內用餐。”
“恩,多謝閔大哥。”木嬰落風對閔碧落極是尊重,趕緊進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