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ES係統自動排產功能的研發和實現(2 / 3)

3)計劃執行

生產作業計劃通過係統自動下達至卷包中控、製絲中控或其它係統;

4)生產跟蹤及預警

建立相關標準,監控計劃執行情況,一旦與標準發生較大偏差即進行報警。

2功能的研發、實現

2.1 MES 係統卷包日作業計劃、製絲日作業計劃自動排產功能研發的主要約束條件和優化目標

2.1.1卷包日作業計劃自動排產功能研發的主要約束條件和優化目標

1)主要約束條件

(1)銷售的日調撥需求(數量、最遲開始時間、最遲結束時間);

(2)原輔料限製(最早到貨時間);

(3)月度卷包生產計劃各品牌生產計劃量;

(4)產品包裝形式(軟包、硬盒);

(5)產品規格(嘴棒規格:濾嘴長度不同時換牌時間不同,影響的產能也不同);

(6)裝置的限製(如金粉、打孔、激光代碼等);

(7)每台卷接機(包裝機)對生產不同品牌的限製條件,或不同品牌生產時優先考慮安排在指定卷接機(包裝機)上;

(8)小車送絲口數量的限製(5個送絲口,可以同時自動送5個不同品牌的煙絲);

(9)封箱機數量、連接限製(5台封箱機,每台可以封5台包裝機,可以同時自動封5個不同品牌的煙箱);

(10)開機台數限製(如人少機多的情況),開機台數策略(如上旬多開軟包機台,下旬多開硬盒機台);

(11)卷包日作業計劃不夠精確,對製絲日作業計劃的編排有一定影響;

(12)生產牌號多,聯營品牌工藝要求不一致(有4~12小時、4~24小時、2~48小時、2~72小時四種儲葉時間;有4~72小時、4~96小時、6~96小時三種儲絲時間)。

2)優化目標

保證生產連續性、均衡性,減少各品牌的換牌頻次,或換牌集中在少數機台。

2.1.2製絲日作業計劃自動排產功能研發的主要約束條件和優化目標

1)主要約束條件

(1)製絲生產任務的最遲開始生產時間(進完櫃的某批煙絲可以使用時間必須早於上一批煙絲的使用完畢時間);

(2)防止儲絲櫃進櫃衝突情況的發生(某批煙絲需要進櫃時,同品牌的幾組儲絲櫃必須有一組是空置的);

(3)設備、工藝的要求對煙絲進櫃造成的限製(有些儲絲櫃由於使用年限過長造成了老化,存儲數量達不到設計標準;做完清香型煙絲再做濃香型煙絲不用清洗加香筒,做完濃香型煙絲再做清香型煙絲需要清洗加香筒)。

2)優化目標

保證煙絲銜接(不停機待料)的連續性、卷包生產的均衡性,保養時間相對集中、時間足夠。

2.2解決方案

在MES 係統上實現卷包日作業計劃、製絲日作業計劃的自動編排功能,解決卷包日作業計劃、製絲日作業計劃排產方式和實施過程比較繁瑣、效率低、信息集成度低不利於數據挖掘和準確控製等問題。

2.2.1卷包日作業計劃、製絲日作業計劃自動編排功能的設計

1)建立符合實際的計劃模型

(1)製絲車間適用的模型是流水車間或柔性流水車間模型(見圖1);

(2)卷包車間適用的模型是柔性流水車間模型(見圖2)。

在係統中,計劃排產是由計劃模型程序實現的。計劃模型是根據計劃規則、約束和策略建立的,它將上遊計劃、資源情況作為輸入,經過運算,編製出可執行的計劃作為輸出。計劃模型與輸入是編製計劃成功的兩個前提。係統要想取得成功,計劃模型必須準確地描述實際排產環境,並能夠正確使用計劃規則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