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城後,定要向大統製提議,不能對五羊城濫加殺戮。鄧滄瀾此時已在構思著這份上書的措辭。不能太強硬,以防大統製心中不快,也不能太軟了。大統製對五羊城的反叛肯定極端惱怒,自己要做的,就是要努力不讓大統製的怒火無限製地發作,對五羊城來個血洗。畢竟,以人為尚,以民為本,戰爭的意義,最終就是不戰。
鄧滄瀾和傅雁書這條秘計,五羊城裏自然不會知曉。但東平城馬上就要出兵,申士圖在五月二十二日便已知曉。
東平城的出征竟然如此之快!這著實出乎申士圖的意料之外。當天他便召集城中首要聚議,商討對策。
按常理,東平出征該是在七月中旬。但現在鄧滄瀾出師的時間表提前了一個多月,難道他們真個不顧一切,連後勤都不管了?眾人商討了半日,目光無不看向餘成功。
餘成功是廣陽省的兵部長,軍中之事,他自然最有發言權。北鬥星君曾以年景順為質,迫他合作之事,申士圖並未公開,但他心裏實有種不安。但申士圖既往不咎,他對申士圖已感激涕零。見旁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責無旁貸,他站起來道:“申太守,下官以意度之,鄧帥此舉,應該是要沿途取得補給。”
申士圖皺了皺眉道:“是要高太守負責麼?”
雖然皺眉,但他心裏卻已放寬了心。如果要高世乾負責補給,高世乾明麵上自然依從,暗中卻定會下手。克扣斤兩,食水中下些瀉藥之類手段,也完全不會讓人抓到把柄。這樣,百戰百勝的鄧帥,這回也要吃個大苦頭了。
餘成功搖了搖頭道:“隻怕不會讓高太守負責。”
申士圖一怔:“為何?”
“行軍之道,水陸相濟。鄧帥所率,乃是水師,但陸戰隊肯定也會相應出發。高太守暗中支持我們,下官想來,大統製隻怕也不會不防,他很有可能就要向高太守下手了。”
這次會議,鄭司楚雖然沒資格列席,但鄭昭知道他年紀雖輕,兵法卻頗有心得,自己對軍事卻知之不多,因此讓鄭司楚侍立在身後旁聽。鄭司楚聽得餘成功此言,心道:“餘將軍坐在這位置上,果然也不是虛得其名。”
大統製出征,水陸相濟。先以水軍牽製住五羊城大軍,陸軍跟上解決掉高世乾,這樣後防無憂,到時五羊城疲於對付鄧滄瀾,也無法接應高世乾,就相當於被大統製斬斷羽翼。這條計策很是毒辣,破解之道便是要盡快擊潰鄧滄瀾的水軍,這樣當北方的陸戰隊抵達南安城,要向高世乾下手時,五羊城就可以出兵解圍,高世乾也將正式投入五羊城一方了。餘成功看到了這一點,可見他的謀略也已相當深遠。申士圖想了想道:“但他們肯定要有補給才能進攻。從後方運來,肯定來不及,那麼隻有海靖這一條路了。”
餘成功點了點頭道:“不錯。這樣繞過高太守,以安其心,隻消鄧帥兵鋒直抵五羊城,高太守與我們的聯係就被徹底切斷。所以,此戰的關鍵,便是伏擊海靖的補給船隊。”
鄭昭看了看鄭司楚,見鄭司楚微微點了點頭,心想:“司楚也這樣想,看來沒錯。”
鄧滄瀾這麼快出師,勢必隻有從海靖取得補給。可惜海靖太守沙建侯是大統製親信,無法拉攏,不然五羊城就真個立於不敗之地了。天下事,沒有事事稱心如意的,這當然也沒辦法。他插嘴道:“餘將軍,要擊破補給船,就要從五羊發水軍出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