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成功道:“鄭公所言正是。海靖駐軍不多,護航的戰艦也不會有多少,何況他們的戰力向來不值一提,所以伏擊之策,可行性很大。下官建議,盡快選派一支精兵出發。”申士圖道:“餘將軍覺得,在何處伏擊最為上策?”餘成功道:“鄧帥與補給船會合的地點,不外乎石鐵二門之一。從東平抵達石鐵二門,約略都在十日上下,因此我們要搶在他們出發之前在鐵門島以外巡曳遊擊,一旦發現補給船,立即消滅。”申士圖道:“若要派水軍巡曳,人數就不能太多,在海上呆的日子也會很長,本身的補給又該如何解決?”餘成功道:“下官曾出海數次,對海上地形略有心得。鐵門島以西,礁島甚多,以東就要少得多了,但還有幾個較大的島嶼。因此下官提議,在其中選擇數島作為據點,在島上屯上一批食水,這樣這支伏擊隊在海上巡曳的時間便可大大增加。”鄭司楚聽得更為心折,忖道:“我向來覺得兵法水陸相通,但海上作戰到底與陸上作戰大為不同,餘將軍這方法在陸上行不通,在海上卻是個妙計。”內陸作戰,設這麼幾個據點,等如自行分散力量,大增防守的難度。但在海上,這樣卻能收到狡兔三窟之效。他這些日子常向宣鳴雷和談晚同討教水軍作戰的精要,不過畢竟時日無多,理解的也不是太多。
現在聽餘成功這般實際解釋,果然正合水戰之旨。申士圖聽了亦甚是首肯,道:“果然。不過領兵之將,當選派精幹之人。諸公可還有什麼補充的?”鄭司楚張了張嘴,卻沒說話。鄭昭小聲道:“司楚,你是不是想說?”他對軍中之事知之不多,但也知鄭司楚所言多半有中,見他想說又不敢說,便問了一句。鄭司楚點了點頭,鄭昭舉起一手道:“申太守,小兒有幾句話想說。”申士圖對鄭司楚的能力亦大為讚賞,見他要說話,便道:“司楚,你有話要補充麼?”鄭司楚道:“申太守,軍中要務,兵精器利為第一要務。東平水軍極其精銳,不在我軍之下,他們也未必不會想不到這一點。若他們派隊前去接應,兩相纏鬥,海靖補給船就可趁機通過。”餘成功點頭道:“此話也是至理。兩軍相遇勇者勝,這個時候,就要倚賴我軍的英勇了。”鄭司楚道:“硬拚固然也是不得不然,但我軍若能有淩駕於敵軍的戰具,便可大增勝算。”這話其實是宣鳴雷說過的。當時宣鳴雷很憂慮,因為五羊城水軍雖精,戰具卻不能比東平水軍更精。這等纏鬥,兩敗俱傷的可能性更大。對鄧滄瀾來說,這支護航的軍隊就算全軍覆沒,也無傷大局,但一旦被他們順利補給,五羊城就要麵臨滅頂之災了。
鄭司楚最擔憂的便是這一點,餘成功的伏擊之議雖好,但此計隻能勝,不能敗。
申士圖看了看坐在邊上的陳虛心,問道:“陳司長,特別司有無一些新型戰具?”五羊城的吏禮兵刑工五部,與霧雲城的五司相應,但陳虛心是工部特別司,比其餘各部都要高半級,所以他是司長。陳虛心聞言道:“前幾年,大統製曾發文要我司研製舷炮,但特別司人手不足,一直沒有進展。”鄭司楚插嘴道:“特別司的展示廳裏,有個戰棋,那上麵的小船上不是能裝炮麼?”陳虛心苦笑道:“那是舷炮的雛形。不過要實用,還有距離。舷炮裝得大了,後座力就太大,船身頂不住。若是小了,炮火的威力又不足,還不如用弩。”鄭司楚先前見戰棋中的小船能打出炮石,隻道這是從實際中來的,但自己進了水戰隊,見船上並無這等舷炮。他本想是不是因為這是機密,自己尚不得而知,但聽姨父這般說,才知道原來僅僅是個玩物,怪不得當初鄧滄瀾說這戰棋是玩物喪誌,無關實用。他皺了皺眉道:“那,能不能換一個想法,將拋石器裝在船上?”申士圖也不知鄭司楚為什麼和這舷炮幹上了,陳虛心眼中卻是一亮,叫道:“是啊!我怎麼沒想到!”拋石器因為威力不夠,使用起來精度也不高,是種已被淘汰的戰具了,但鄭司楚這般一說,陳虛心卻也想到了,暗道:“拋石器可沒什麼後座力。如果用拋石器投擲炸雷,確實可以裝在船上。”雖然這種方法太過粗糙,但從權一用,未嚐不可,至少可以增加戰艦的威力。他這人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站了起來道:“申太守,恕我告退,即刻便去試驗。”這等會議上突然自行告退,未免操之過急,但申士圖知道陳虛心這性子,反正他也提不出什麼軍事上的建議,便點頭道:“好,陳司長請。”說著,又掃視了一下周圍道:“還有什麼補充麼?”有鄭司楚這先例,此時旁人也都大了膽子,什麼都說了,有個人甚至提出來要召集民間的法統人士,因為傳說法統中人身懷異術,能夠呼風喚雨,可借天力來打擊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