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歃血為盟(二)(1 / 2)

薛庭軒揮了揮手,苑可珍又從懷裏掏出了一個錦盒。這錦盒與先前那個一般無二,阿史那缽古接了過來,一打開,卻見裏麵一顆金印與給思然可汗那顆一模一樣。

多半是真的。阿史那缽古暗自歎了口氣。西原鐵器甚少,連刀具都要與中原交易而得,鑄造之技自然遠遠不及中原。楚都城的冶匠雖然比西原各部要高明得多,但這兩顆金印鑄得極其精致,楚都城的冶匠也沒這等手藝。他翻起印身看了看,念道:“定義可汗之印。”

定義可汗雖然不通中原言語,但“定義可汗”四字的發音卻是一樣的,聽阿史那缽古說了這幾個字,不由又驚又喜,道:“缽古,這是中原皇帝給我的印麼?”定義可汗現在手上的金印還是昔年大帝所頒,數百年來一直作為曆代大汗的禦璽。如今有了新的,不由他不大喜過望。

阿史那缽古點了點頭,道:“稟大汗,正是。”

定義可汗掃了薛庭軒一眼,喝道:“薛庭軒!”

他的語氣已大是不悅,顯然馬上就要發作,薛庭軒卻不待他再說,搶道:“大汗睿智過人,也該看出其中奧秘了吧?”

司徒鬱口譯極快,幾乎是接著薛庭軒話音就把他的話翻了過去。定義可汗不由一怔,心道:“我看出什麼奧秘來了?”一時間有些怔忡。阿史那缽古暗自歎了口氣,小聲道:“大汗,這印隻是可汗之印。”

定義可汗猛地一凜,心道:“不錯。”

如果思然可汗是河中都督府大都督印,而自己隻是定義可汗印,其間親疏不言而喻。中原也知道阿史那部與仆固部一直在西原爭霸,而且阿史那部勢力較大,可還是讓思然可汗做了大都督,那這河中西原一帶到底算誰的?無疑中原就是要扶植仆固部了。思然可汗有了中原撐腰,勢必勢力大張,日後阿史那部被滅族也大有可能。定義可汗雖然不是什麼明察秋毫之人,到底不是呆子,此時也已想通了。他看了看阿史那缽古,輕聲道:“這印是真的麼?”

阿史那缽古點了點頭,沒有說話。此時薛庭軒卻朗聲道:“大汗,共和叛賊向來詭計多端,此計名謂二虎爭食,極是陰毒,他們要的其實並不是楚都城這小小一地,而是整個西原。楚都城人寡兵弱,在中原大國看來不足掛齒。但楚都城若滅,共和叛軍就會以楚都城為基,漸漸侵蝕四方,請大汗三思。”

阿史那缽古雖然還有些疑心,可是心裏已信了八成。思然可汗的印上,那幾個手跡與先前中原使者發出的中原大統製詔書手跡一般無二,定然就是那中原皇帝親筆所書,不是偽造的,而且給定義可汗的金印上並沒有加上手跡,顯然暗示了親疏有別。如果站在中原的立場上看待河中局勢,仆固部雖較阿史那部勢力不如,但雙方一直相持不下。中原勢力進入後,自然是扶植較弱一方消滅較強一方為上策,這樣阿史那部被消滅後,仆固部一方麵會感激中原援手之恩,二來也無力獨抗中原,隻能將這種依附之勢更為加強。薛庭軒當然是為了楚都城的存亡而來拉攏己方,可他的說辭並非無中生有,現在阿史那部也隻有這一條路可走了。他道:“薛元帥所言,自是一番好意,不過此事事關重大,還請薛元帥暫住幾日,待吾等從長計議。”

薛庭軒心中一塊石頭此時才算放了下來。阿史那缽古這話雖然還沒有完全肯定,但聽得出他此時擔心的,隻是楚都城的實力到底是不是足以影響到西原諸方勢力了。如果是十來天前,他們當然不會把五德營放在眼裏,可是畢煒遠征軍全軍覆沒這一役已讓楚都城份量大增,這個原本可能會是最大阻礙的阿史那缽古現在成了最大的臂助,自己這一趟冒險可謂大獲全勝。

他心底暗暗發笑,臉上仍是帶著點淡淡的微笑,行了一禮道:“謹遵大汗之命。”

他們休息的帳篷倒是裝飾得甚是舒服。一回帳中,苑可珍解下長衣,長舒一口氣,道:“薛元帥,這事總算有八分成了。”

司徒鬱在一邊也笑道:“也是共和叛賊該當敗亡,居然做得如此堂而皇之。”

薛庭軒也笑了笑,道:“他們本來覺得勝券在握,自然無所顧忌。今天好好休息吧,想必明天就會有回音了。”

把阿史那部拉到了自己一邊,就算共和國再派軍遠征,也不必擔心了。苑可珍和司徒鬱兩人心情都極好,在帳中說說笑笑,喝著帳中備下的馬奶酒,說著將來的打算。薛庭軒不時湊兩句趣,心裏暗自得意。

苑可珍和司徒鬱隻道大統製真的已準備冊封思然可汗為河中都督府大都督,等如送來了一份大禮,因此此番前來時就甚有信心,他們卻不知薛庭軒一直在擔心。共和國的確有扶植思然可汗之心,但其實並沒有這麼急。那兩個金印,其實一個是定義可汗之印,一個是思然可汗之印而已。隻是在繳獲的共和軍輜重中發現了這兩顆金印,見到思然可汗金印上的手跡,薛庭軒登時猜到了那個大統製的用意。“永為幹城”雲雲,當然是答應思然可汗,將來會扶植仆固部的意思。隻是他擔心這個隱晦的用意定義可汗看不出來,因此將兩印同時磨去,“定義可汗之印”那幾個字一仍其舊,而“思然可汗之印”重新刻上了“河中都督府大都督印”這幾個字。楚都城的鑄造之術沒有如此之精,但刻字卻要容易得多,完全可以做得天衣無縫。薛庭軒心細如發,兩枚金印一般無二,如果隻磨去一枚,兩枚高度不一,隻怕會被看出破綻,因此兩枚金印同時磨去,刻好後仍是一般無二。如此一來,就算定義可汗也馬上就猜到了大統製用意了。此事雖然不無冒險,但薛庭軒膽大之極,做得也極是機密,連苑可珍和司徒鬱都瞞過了。好在那個精細之極的阿史那缽古也沒看出金印上做過的手腳,這條計策大獲全勝。說到底,也是那個大統製對畢煒的遠征軍太有信心了,隻道定能奏凱而回,因此一事不煩二主,把金印交由畢煒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