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源於感恩終於感恩—成功哲學的深度思考 (3)(2 / 3)

她異想天開的想法,有人敬佩,有人讚美,有人反對,有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一個騙局?而更多的人認為,這隻是一個動人的童話故事,一個孩子的天真夢想童真玩笑而已。

當人們漸漸將這件事淡忘的時候,奇跡卻出現了。一個遠在美國的華人發電子郵件給最初刊發這條新聞的媒體,願意貸款給女孩3萬美元,不過,這筆錢沒有償還期限。

很快,這位女士就兌現了諾言,將錢如數彙入將為男青年做骨髓移植手術的醫院銀行賬戶上。男青年的骨髓移植手術如期完成,而且非常成功,生命得以延續。

故事中的女孩名叫張海霞,男青年叫祁健。張海霞被人們譽為“最可愛的貧困山區女童”。海霞之所以這樣做,是要報恩——在男青年祁健生存無望的時候,他將最後的“救命錢”通過媒體幫助,資助給了需要幫助的小女孩張海霞。他決定每年資助她500元,直到她大學畢業。而當海霞知道了“真相”後,她決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幫助救助過她的好心人。於是,她寫了“貸款50萬還100萬”的“貸款夢想信”,向社會求助。

我常常在想,那位美國華人為什麼要圓張海霞的貸款夢?後來終於明白,她不僅僅是因為感動,更重要的是,她想讓人們相信這樣一個事實——每個愛的夢都會飛翔。

【心靈感悟】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貧困的邊緣線上不能自拔,其原因就在於他們已經默認貧窮,把貧窮當成生活的必然。在大多數窮人的眼裏,夢想無異於癡人說夢。

一位留洋歸來的學者說過:“中國的青年人與國外的青年人相比,最大的差別就是不敢做夢!”

有夢想的人不管長相如何,身材高低,都會信心百倍。80%的中國男人最缺的正是這種虎虎生威的精神力!

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需要夢想的時代。沒有創業的夢想,就沒有那些在今天推動著世界經濟主流的高科技產業和企業群,沒有那些迅速聚集財富和改變世界的夢想,最後變成現實。

貧窮是一種思想病!因此你必須建立這種觀念:有了“我想要”,才有“我得到”。欲望是財富的原動力。

窮人最缺少的並不是錢,而是成功的欲望和夢想,隻要你時刻保持這種欲望和夢想,不管別人說什麼你都會忍耐,在忍耐中不斷磨煉人格,最終,你才會從窮人堆中脫穎而出。

【感恩行動】

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電子時代大帝的日本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是一個典型的有夢想的人,並且堅持不懈的朝著夢想前進!

早在19歲時,孫正義就寫下了自己的50年計劃:20多歲時,建立自己的企業;30多歲時,掙到第一個10億美元;隨後20年,鞏固和挑選接班人;43歲後,在10年內將企業擴大10到20倍。現在,他又寫出軟銀集團300年企業計劃。

但正是這份“膨脹”的野心,支撐著孫正義在37歲時即成為10億美元富豪,更支撐著他建立起了如今這般龐大的國際互聯網帝國。

如果在你的心底同樣有著遠大的夢想,那麼,不要封閉它,告訴世人,你可以做到。這不僅僅是一個宣言,更是一份承諾,是讓你為之奮鬥的動力和源泉。真的,有夢想就去實現,而不是雪藏。

仍是那七個夢想——任條件更改,不放棄追求

仍是那七個夢想

——寇士奇

在他長時間的凝視下,窗外那幾朵花——平日不留心的淺白色小花,驀然間變得婉麗,夕陽裏搖曳出令人垂淚的風姿。出這件事以前,他以為花是一年一謝,自己是永遠開放的,而現在,於酷熱難挨的夏天,他卻戰栗地感到生命冬季即將到來的凜冽了。

他拿出存折。由於多年的拚搏和近乎吝嗇的節省,裏麵積攢了七位數字。它沉甸甸的重量,平時像秤砣一樣平衡著他的人生,如今變得蟬翼般輕薄起來:奔馳轎車能拉走一絲疼痛嗎?200平方米的豪宅能裝載如海的恐懼嗎?大把的金錢能買來治病救命的靈丹妙藥嗎?他感到以往的生命被大塊大塊地虛擲了,辜負了春花秋月,怠慢了高貴靈魂。他追求幸福,但幸福不在存折裏,而在夢裏。隻有夢裏的微笑才是靈魂真正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