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破譯愛情(2 / 3)

長恨歌(節選)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745.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譯文:去年的今天我在這一家的門口,看見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站在桃樹下,和桃花交相輝映,豔紅嬌媚,神采飛揚。今年我舊地重遊,但佳人已芳蹤不見,隻有桃花依舊盛開在春風之中。

解析:這是一首敘事性的詩,源於一段具有傳奇色彩的姻緣故事。千百年來,流傳廣泛,深受眾多讀者喜愛。細讀之後,就會體味到一種含蓄而耐人尋味的情懷和意境。一見鍾情是愛情的一種方式,其特點是一種由直感、純真、自然而形成的,並且是一種直達心懷的強烈情感碰撞。這種情感的醇美常常是刻骨銘心的。而“人麵不知何處去”所留下的遺憾、悵惘、懷念、也最令人心碎。

此詩有時也用來形容舊地重遊,人事已非的感慨和惆悵之情。

746.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唐·李商隱《無題》

譯文:春蠶到死才吐盡蠶絲,蠟燭燃盡成灰蠟油才幹枯。

解詞:絲:與“思”諧音。這裏以春蠶吐絲比喻深愛著的戀人間的相思。淚:蠟燭點燃時流出的蠟油叫燭淚。詩中以燭淚比喻眼淚。

解析:《無題》是一首至情至意、纏綿悱惻、哀婉淒美的愛情詩。其中的精粹之處,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兩句。詩人以極為豐富的想象力,巧妙地運用了雙關語,以春蠶吐盡蠶絲,蠟燭滴完燭淚相比,深沉地表現了相戀之人的忠貞不渝,執著不二的愛情。這種愛得嘔心瀝血,愛得海枯石爛,愛得至死方休的真情,其美,其純,感人至深,動人心魄。

春蠶絲盡,燭淚流幹,可以言情,亦可喻誌。即可表達對美好的事物和遠大的理想的專注、不悔的追求,表達一種無私奉獻、勇於獻身的崇高情懷,也可表達對國家、對民族、對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誠。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747.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譯文:我衣服上的帶子漸漸地寬鬆了,但是始終不後悔,為了她,我甘願日漸消瘦到憔悴。

解詞:伊:他或她。多指女性。消:消瘦。憔悴:形容人十分瘦弱,麵色不好看。

解析:這是一首寫與深愛的戀人分別之後,苦苦思戀的愛情詞作。由於寫得情深意切,纏綿悱惻,細致動人,千百年以來,廣為傳誦。“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深愛著的戀人遠在他鄉,自己形單影隻,終日魂牽夢繞,被離愁別緒所煎熬而逐漸消瘦憔悴。然而愛情能使人癡迷執著,矢誌不移。所以,即使隔山隔水,天各一方,也無怨無悔,堅貞不渝。詞人在此句所要表達的,正是這種感人至深,動人心弦的真情實意。

此詞句的精髓是執著和堅毅。對待愛情應該如此,對待學業、事業等誌向上的追求,也應如此。

鳳棲梧

佇倚危欄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748.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

譯文:今晚酒醒之後,船會行駛到什麼地方?抬眼望去,也隻有那拂曉時穿過岸邊依依楊柳的襲人寒風和一彎殘月相伴而已。

解析:這是千古傳誦的名句。短短兩句,卻如畫般地渲染出離情的淒楚和傷痛。蘊含著無比深沉的意蘊,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餘地。古人有著折柳相送的習俗,所以楊柳就是離別的象征。一對戀人在曉風殘月、楊柳依依之中,忍痛分別,更顯出離別的淒美。離別是愛情中的痛,但是,任何一對戀人也無法一生完全避免離別。愛情之花是在相聚、離別交錯之中綻放的。處於離別之痛中,如能盡力冷靜下來,細細品味,也能體會出愛的別樣感受,從而更深切地感知到愛的可貴。更加珍惜已經擁有的愛。

雨霖鈴(節選)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749.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宋·張先《千秋歲》

譯文:天是不會老的,情思也永不會斷絕。心裏像雙根情絲密密織成的網,其中結成千萬個結,把彼此緊緊係住,難解難分。

解詞:絲:可理解為諧音“思”。千千結:無數絲結,難解難分。

解析:張先這首《千秋歲》抒發了惜花傷春的情懷和對愛情癡心不移的信念。其中“天不老,情難絕。”以蒼天永存作為襯托,表達出愛情的無比深厚和堅貞。而“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則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和諧音,生動地寫出深愛著的一對戀人,在他們用真情實意織就的情網裏,兩心緊密相結,難解難分,魂牽夢繞,永不分離。正因為作者如此擅於抒懷,曲盡其妙,把纏綿悱惻的幽約情感演繹得醇香醉人,傳頌不衰,流芳至今。

千秋歲

數聲,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750.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宋·晏殊《玉樓春》

譯文:無情不像多情那麼痛苦,一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千離愁別恨。

解詞:一寸:即寸心,形容用心不多。千萬縷:千絲萬縷,形容極多。

解析:這首詞是寫閨中怨婦的相思之苦。本句是寫一位少婦愛得太深,被離別之情折磨得無心無緒,痛苦萬分,而抒發的感慨。由此可見:對愛的過分投入,過於癡迷,往往會變成負擔,變成難以抗拒的痛苦,不如減少一些,保留一些,理智一些,這或許是對愛的一種正確選擇。愛不要太癡,太迷,就會不為情所苦、所累;就會使自己輕鬆、自如、有自由空間;就可以主動而從容地麵對和解決相愛中所發生的諸類矛盾;就會使兩情在較為冷靜、平和的氛圍中日益加深。這種愛不會失真、失純、失誠;這種愛持久、深沉、篤實。

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隻有相思無盡處。

751.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歐陽修《生查子》

譯文:一輪明月升上了柳樹的梢頭,男女戀人約定在黃昏時刻在柳樹下見麵。

解析:此詞句寫的是一對戀人相約會麵的情景。詞句清麗婉約、雋永含蓄:圓月和柳絲相映,創造了一個明淨而幽深的意境,為約會增添了情意纏綿的濃鬱氛圍,言有盡而意無窮。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封建社會裏,男女是沒有自由戀愛、自主婚姻權利的,在這樣備受壓抑的環境裏,竟然有一對戀人,在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相約見麵,這種大膽追求自由幸福的勇氣,實在難能可貴。

生查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如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752.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宋·李之儀《卜算子》

譯文:但願你的心和我的心一樣,就一定不會辜負這一番相思的情意。

解析:李之儀的《卜算子》全詞,以長江水為抒情線索,抒寫了男女的熱烈相愛和相隔時的思念及期盼。具有濃烈的民歌風韻。相愛著的一對戀人,雖然江頭江尾相隔,無法飛越,但兩情相愛的心,卻緊緊相連。愛得如此堅貞、真摯,自然就會山盟海誓。感情熾烈直露,言盡而情不盡,相隔之中,有永恒的摯愛。讀來深感意蘊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