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放逐煩惱(2 / 3)

379.人生多求複多怨,天公供爾良獨難。——宋·張耒《田家詞》

譯文:人的欲望和要求太多,就會帶來很多煩惱,上天隻滿足你一個人,也十分困難。

解詞:爾:你。良:很。獨:一個。

解析:張耒這首詩是從下雨引出主題。春末夏初,如果下起雨來,種豆的農夫十分高興,因為豆田得雨,必能豐收;而蠶婦則害怕下雨,因為雨來蠶就會挨凍,於生長會大大不利。由此可見,人的需要各種各樣,很難一一滿足。“人生多求複多怨,天公供爾良獨難。”就是勸告人們,不要要求過多,更不要私欲膨脹。遇有滿足不了個人願望之事時,就應該理智地克製私念,要服從大局,要有“知足者常樂”的豁達胸懷。

田家詞

南風霏霏麥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

山邊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獲。

雨多瀟瀟蠶簇寒,蠶婦低眉憂蠶單。

人生多求複多怨,天公供爾良獨難。

380.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宋·李清照《聲聲慢》

譯文:黃昏時節,窗外風吹著梧桐樹,又加上小雨飄落,點點滴滴,此情此景,一個愁字怎能概括得盡!

解詞:這次第:這情形,這光景。了得:表示愁得無法排解。

解析:李清照是我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女詩詞家,是婉約派的代表。她的一些詩詞膾炙人口,流傳廣泛。其中,《聲聲慢》就是一首聲震詞壇的名作。北宋滅亡,南宋小朝廷南渡偏安一方後,李清照曆經了國破家亡的劫難,造成了她後半生的不幸。丈夫病死,無兒無女,天涯淪落,孤苦伶仃,寡居無助。《聲聲慢》真實而集中地抒寫出她的孤獨愁苦和空虛寂寞。“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在黃昏細雨的環境渲染中,用一個“愁”字,盡現出了她內心難以言說的惆悵和淒苦,纏綿哀怨,如泣如訴。正是因為詞人把她的淒涼的處境和悲愁的心境,以高超的藝術手法和樸素清新的語言再現了出來,所以千百年來,她的詞作,獲得了無數讀者的欣賞和喜愛,成為了廣泛流傳的佳作名篇。

讀李清照的詞,隻有聯係她所處的時代、環境和身世,才能領會、體味其中所蘊涵的意境。但有一點必須注意,即:可以理解她的苦,她的愁,她的脆弱,但不宜在感情上引起共鳴。也就是說,讀李清照的詞,不可把自己的情感也融入其中,生出一些無名的感傷,或者進而聯係自己的一些曾經有過的感情創傷、及生活中的曲折、不幸,而同樣悲苦、惆悵起來。李清照的淒涼、無助是有時代性的,而生活在當代社會中的我們,早已突破了舊時代種種局限性。為此,我們的視野,應當是很開闊的;我們的胸懷,應當是很博大的。對待前進中的波折和困難,應當以爽朗、開闊、樂觀的態度去積極化解、排除。至於見花流淚,聽雨憂傷,甚而自尋煩惱、無病呻吟,則是一種消極情緒和不健康的情感的表現,與時代精神相悖,是不足取的。

381.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宋·嶽飛《小重山》

譯文:想把滿腹心事用彈奏瑤琴抒發出來,但知音很少,把琴弦彈斷了,也沒有人傾聽。

解詞:瑤琴:鑲有玉石,很精美的琴。

解析:嶽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將。他精忠報國的雄心壯誌和抗金戰場上的赫赫戰功,家喻戶曉,名垂千古。可是,嶽飛也是個悲劇人物。在他處於孤軍作戰,千難萬險,但卻拚盡全力,準備渡過黃河,收複失地,直搗賊巢黃龍,勝利在望的時候,昏君宋高宗和奸相秦檜一天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嶽飛退兵。嶽飛萬般無奈,揮淚撤兵。返回臨安後,就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

嶽飛不僅受到趙構、秦檜的壓製和迫害,而且一些同僚,甚至曾一起抗金的將領,如大臣張浚、楊沂中等人,也對嶽飛抗金予以阻撓,進而投靠秦檜。對此,嶽飛深感痛心,並生發出曲高和寡,知音難求的感慨。為此,他的《小重山》裏的“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以比興的手法,含蓄地點出了難覓知音的悲愴、沉鬱之情。

今日讀嶽飛的“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詞句時,除了應深切體會他內心深處所積鬱的幽怨悱惻之情,進一步感受到愛國將領的壯誌未酬,孤立無援的遺恨外,還可以從中悟出一個生活中的不可忽略的至理,即:人不可沒有知己。

人的一生,需要知己的深透理解和相知相助,需要知己的不離不棄,需要知己的關懷鼓勵。所以,知己是一種力量,一個依托,一份慰藉,一片綠蔭。

人最有幸的,莫過於有幾個知己。知己難求,但隻要真心尋覓,便會有知己。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鬆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382.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語無二三。——宋·方嶽《別子才司令》

譯文: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常常十有八九,可以與別人說的沒有兩三件。

解析:該句用口語式的直白,道出了人們情緒方麵的常態。意為煩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常八九”之說,雖有些誇大,但卻基本上是實情。因為社會環境是複雜的,人的生活道路也是崎嶇不平的。諸如對多變的環境不適應、學業或工作受挫,婚姻的變故,人際關係處置不當,疾病纏身等,都會導致苦惱、煩悶的產生。如果有人隻一心企求快樂和平順,而不願接受煩惱,這是不現實的,而且將會煩惱無窮。

煩惱十分傷人,但煩惱可以抵禦、化解。人一旦擺脫了煩惱的纏繞,就會快樂、就會振奮、就會輕裝前行。

放逐煩惱,應尋根溯源。煩惱產生的根源,往往在於欲望的無限膨脹和虛妄的盲目追求。所以,想要擺脫煩惱,就要把產生煩惱之根拔掉。

在抵禦煩惱時,需要有人相助,所以“可與人語無二三”中的“無二三”應改為“有八九”。要知道,人在心情鬱悶時,需要的是向親人或友人訴說、宣泄。這樣,可以得到理解和幫助;可以感到輕快放鬆。萬不可積鬱,積鬱是會成疾的。

別子才司令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語無二三。

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

38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宋·無門僧人《禪宗無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