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心寬似海(3 / 3)

解詞:弘量:博大的胸懷。但:隻,僅。

解析:謹慎處世,在實際生活中,也是常見而應該的。但過於謹小慎微,拿不起,放不下,就會成為一種前進的障礙了。尤其是既謹小慎微又胸無大誌,那就必將如管子所言,“不能大立也”——庸庸碌碌,一事無成了。過於謹小慎微地處世,不是有誌之士所為。

367.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禮記·中庸》

譯文:上不要埋怨天,下不要歸咎人。

解析:“怨天”、“尤人”表現出了一種自尋煩惱、憂慮的脆弱心態。和《列子·天瑞》中的杞人憂天相似。這種心態的產生,是由於心胸狹窄、缺乏自信所致。社會生活從來都是錯綜複雜、充滿艱辛困難的。如果困難擺在了麵前,那就要直麵相對,心胸豁達,以堅忍不拔的勇氣、豪氣去克服、去戰勝。在這個過程中,增強自己的自信和意誌。待到在長期而艱苦的錘煉中,逐漸成熟起來時,就不會人為地製造心理負擔,無助無由地憂天憂人,徒增煩惱了。

在困難、挫折中練就自己開闊的胸襟、堅強的意誌、增強自信。

鏈接:2003年6月30日,溫家寶總理出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表揚醫護及各界成功克服“非典”聚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溫總理借用《禮記·中庸》中的“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勉勵廣大香港民眾在災難來臨時,不怨天尤人,要趨利避害、艱苦奮鬥,共渡難關。

此句現已演變成成語“怨天尤人”。

368.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譯文:做大事情不要顧及細枝末節,講大禮不必在意繁文縟節。

解詞:細謹:細枝末節。小讓:瑣碎細小的禮節。

解析:此句的要點在於一個“大”字。即:胸中要裝大事,不被小事所裹挾;做事要從大處著眼,不要被細枝末節所左右。這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是思路問題,更顯示一個人的胸懷和抱負。如果身負重任,卻處處留意的是小事和細節,就看不到大方向,就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就缺乏成功的信心,其結局必然歸於失敗。所以必須高屋建瓴、胸懷寬闊、頭腦清醒、緊抓大事。如此才能取得成功。

369.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譯文:善於聽取各方麵的意見,就可以明達事理;隻片麵聽取一方麵的意見,就會情況不明,判斷錯誤。

解析:這原是魏徵對唐太宗的忠告。此忠告對於決策者含著深刻的勸誡意義。各種事物無不包含著多種因素且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關係。所以,觀察、認識、分析、判斷事物,以至於做出決策,都必須深入實際、全麵了解情況,廣泛聽取各方麵的看法和意見。這樣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全貌,做出正確決策。相反,如果一味地偏聽偏信,勢必由於掌握不了真實而全麵的情況,產生錯誤,而貽誤大事。

一定要“兼”,而不能“偏”。而要能“兼”,必須具有遠見卓識和寬闊的胸懷和不凡的氣度。

370.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情,將何適而非快。——宋·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譯文:讀書人活在世上,假如他的心中不愉快,那麼無論到什麼地方他都不會快樂;假如他的心中很坦然,不因世俗名利等傷害他的情緒,那麼無論到什麼地方,他都不會不快樂。

解析:此句的要點是提示人要經常保持一種快樂心境。“不以物傷情”,不論在何時何地,始終坦然自得,輕鬆愉快,這樣的生活,大大有益於身心健康,何樂而不為?但是,能達到此種精神境界是十分不易的,需得長期磨煉修養。因為,生活道路從來都不可能一路平坦,風調雨順,其中充滿著困難、艱辛、曲折,但隻要堅信有路可走,有法可想,以積極、樂觀態度應對,以堅強的毅力與之抗爭,必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而在此過程之中,自己的情緒,也就由自發而升華為自為,從而保持一種恒定的坦然自得的心境了。

為了能經常保持快樂心境,磨煉自己吧。

371.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明·洪應明《菜根譚》

譯文:無論受寵受辱,都像在庭院前悠閑輕鬆地觀賞花開花落一樣,不為所動;無論是去是留,都像是漫不經意地去看天上雲彩忽卷忽舒一樣從容自得。

解析:此句用詩一般的抒情語言,提示世人要練就從容自若、恬靜淡定、寵辱不驚的修養和風範。這屬於高層次的思想修養,難度很大,但不論如何困難,也要下苦功夫修煉。一個人隻要具有高瞻遠矚、胸懷寬闊的氣魄,就能冷靜地從紛紜萬狀(包含個人的得失取舍)的事態中擺脫出來,以一個平常人的心態,站在客觀的角度,不夾雜任何主觀感情的好惡,統觀全局、全麵分析認識。這樣,就能得出清醒、正確的結論,從而寵辱不驚、從容淡定。

如果能進入這樣的境界,就到了精神的自由世界了。

372.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清·林則徐

譯文:大海可以容納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因為大海有廣闊的胸懷,所以是世間最偉大的。

解析:這是林則徐所寫的一副對聯的上聯。已被人們所熟知。其特點是氣魄宏大。讀此名句的時候,你不妨到大海邊上走走,麵對那天水相連、縹緲無垠的大海;聽聽那洶湧澎湃、海浪拍岸的濤聲;看看那搏水前進的漁船和穿插飛翔的海鷗,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會頓時豁然開朗,你會覺得無邊的海,都包容在你的胸懷之中了。這樣,那煩惱、那憂傷、那困難、那負擔,還有容身之處嗎?

你的心就是大海,你就要像“海納百川”一樣,心胸無比寬闊,包容一切。

此對聯的下聯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大意是:萬丈山石能夠聳然直立,是因為它沒有私欲,所以十分剛強。

373.度量如海涵春育,應接如流水流雲。——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類》

譯文:度量要像大海一般包容萬物,像春天般孕育一切,交結處世要像流水流雲一般自如。

解析:此句用詩一般的語言,期望人們提升精神境界。“度量如海涵春育”是指要有寬廣、豁達、坦蕩的胸懷;要有春天般的暖心。這樣,在社會生活中,就能抵禦各種困難和幹擾;就能有勇氣去改變能夠改變的事;就能對他人的過失予以理解和寬容。“應接如流水流雲”是指要有行雲流水一般的灑脫、恬靜和自如。在紛紜複雜的社會交往中,就要保持住這樣的心態。如此,就能待人安詳平和,體察入微;就能處世從容淡定、靜觀思辨。水是靜的,雲是靜的,心也是靜的。

這很難,但隻要努力,是會做到的。

374.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開。——清·金纓《格言聯璧·處事類》

解析:此句通俗易懂,用6個相同的句式,從不同角度強調人要胸襟開闊,練就一種成熟、果敢的性格。“提得起,放得下”是強調在處於複雜事態的情況下,不要舉棋不定,猶豫不決。要根據自己的準確判斷,快刀斬亂麻,迅速作出決斷,該“提”就提,該“放”就放。“算得到,做得完”是強調做事之前,要有預見,把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都設想出周密的應對方法。即使困難很多,也充滿信心,把事做到底,並堅信自己能夠做好。“看得破,撇得開”是強調對待利和害,要認識透辟,要高瞻遠矚,不計較一事一時的得失。

練就這種成熟、果敢的性格十分不易,但隻要不懈地刻苦努力,久而久之,勢必會有成效。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