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飛來峰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58.氣清更覺山川近,意遠才知宇宙寬。——元·許謙《三月十五日夜登迎華觀》
譯文:精神清爽更感覺大山大河離得很近,意向遠大才知道宇宙無比寬闊。
解析:此句主要是在於說明人的心境在感覺和認識外界事物方麵所產生的作用。山與河的遠近,宇宙是否開闊,是客觀存在,但人的心境不同,感覺就會不同。詩人認為,一個人如果處於神清氣爽的狀態,就會感到山水十分親近;一個人如果意向遠大,就會感到宇宙十分開闊。一般來說,詩人所以會有這種體會,多數是因為或個人處境不順,長期遭受壓抑;或者目睹社會黑暗,為此憎惡憤慨所引起。詩人有這種認知和感慨,十分鮮明地表現出了其清心寡欲,超凡脫俗的高尚情操,這是應該被充分肯定的。
今天讀此詩句,除了深切感知詩人的情懷之外,還應從中吸收調整情緒、開闊胸懷的積極因素,以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心境,並逐步練就戰勝各種挫折、困難的勇氣和魄力,成為一個成熟的人。
359.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尚書·君陳》
譯文:必須能忍耐,這樣就能把事情辦好;胸懷寬闊,就能具有高尚的品德。
解詞:濟:成、有益。容:容納、寬容。
解析:“忍”、“容”兩者含義相同,其要義在於豁達和寬容。豁達表現出一種徹悟,一種超然;寬容顯示著一種氣度,一種胸襟。一個人如果能忍、有容,就不會計較非議,不會計較小事,就會對他人的過失予以理解和寬容,就會有勇氣和信心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就會鐵心地堅持做自己認為必須做成的事,就必然會成為一個傑出而成功的人。
豁達和寬容不是生來就具有的天然性格,而是在曆經大風大浪,大起大落,大悲大喜之後,練就出的一種功夫。練這種功夫很難,但隻要堅持不懈,就可獲得。
360.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尚書·商書》
譯文:任用官員隻能選德才兼備的人,經常在身邊的人也隻應是這樣的人。
解詞:惟:隻、隻有。
解析:此句的核心是一個“賢”字。無論治理一個國家,抑或一個地區,或一個部門,興與衰、優或劣的關鍵在於用人。賢則興,庸則衰。從古至今,這個毋庸置疑的道理,被無數朝代更迭、曆史演變所充分證明。所以,一個執政者必須具有如此高瞻遠矚的境界、胸懷和眼光,及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的睿智和徹悟,排除來自各方麵的幹擾、壓力和誘惑,堅持選拔賢才、任人唯賢。
“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是經過了數千年曆史驗證的至理名言,望決策者們銘記於心。
36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譯文:孔子登上了東山,就覺得魯國小了;登上了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
解詞:東山:蒙山。在今山東蒙陰縣。
解析:本句是一個富有哲理的比喻。魯國和天下並不會因為孔子登山而真的變小了,但為何孔子會有此感覺呢?這是因為登上高山之巔,視野擴大了,胸懷開闊了。超然鳥瞰,頓感四周大氣磅礴,高山無比雄偉,精神為之無比振奮。此時,居高臨下,自然會感覺地上諸物比平視線縮小許多。這個比喻,啟發和昭示我們,隻要胸懷寬敞,眼界高遠,具有騰淩絕頂的豪氣,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不順、挫折、困難,乃至苦難,都會覺得微不足道,都阻擋不住自己前進的腳步,都會以大無畏的勇氣、堅定的信念去克服、戰勝,成為一個勝利者,成功者。
362.居善地,心善淵。——《老子·道經》
譯文: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如水一樣寬闊、虛靜、深遠。
解詞:淵:深水。文中形容內心深沉虛靜。
解析:“心善淵”是老子所崇尚的一種美德。由“淵”所顯示出來的寬闊、深遠特點去體會,這種美德可理解為寬容待人。在人際交往中,十分需要寬容。寬容包含著理性和博愛、智慧和修養、諒解和相容。寬容中顯示著氣度和胸襟。寬容能鬆弛別人,也能寬慰自己。寬容不是放縱。是對他人的信任,是與人為善,是友愛和溫暖;寬容不是軟弱,是原諒他人非原則性錯誤的胸懷,是一種純美的境界。不懂寬容、不願寬容、不善寬容的人,不是十分自私、狹隘,就是十分無知、愚昧。
心寬如海,恬靜似水,何等境界啊!
363.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德經》
譯文: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穀之王,是因為它善於處於百穀之下。
解析:此句包含著深邃的比喻義,用以闡明老子的王者之道。江河之所以能彙集眾多溪澗,為百穀之王,是因為它甘居下遊,不受阻障。而執政者也應如江海一般,包容大度,務居下流,謙遜待人,虛懷若穀,不恥下問。如此才可贏得人心。此句中的比喻義,深刻地表明了老子的隻有“不為”,才可以“無不為”的觀念,具有廣泛的啟發意義。
364.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莊子·逍遙遊》
譯文:順應大自然的規律,而把握六氣的變化,以遨遊於無窮的宇宙之中。
解詞:禦:駕馭、控製。六氣:指陰、陽、晦、明、風、雨。辯:同“變”。
解析:莊子主張自由,認為人應當擺脫功名利祿的束縛,使精神世界達到悠遊自在的境地。此句十分形象地表現了他的曠達和灑脫。憑著他的豐富想象,一個人以輕鬆而悠然自得的心態,去雲遊天上地下、穿雲冒雨、搏擊風浪,從而獲得了自己最向往的精神享受。讀此名句時,或許可由感受到莊子神遊宇宙的浪漫情態,而聯想到自己,可受到一些啟迪,由此感覺到生活中也應當有所變化,富有色彩。即應使自己變得瀟灑、靈通一些。多一些雅興、自在和情趣;少一些呆板、沉悶和拘謹。力求使自己生活在輕鬆、快樂、愉悅之中。以瀟灑、自如、超脫的心境去營造嶄新的生活,是幸福的。
365.海不辭東流,大之至亦。——《莊子·徐無鬼》
譯文:海洋不停地接納著東流的百川之水,所以廣闊無邊達到了極點。
解析:莊子這樣形容大海的廣闊無邊,是為了極寫海納百川的博大氣度和無限的包容性。人的形體無法和寬闊無際的海洋類比,但卻可以有似海一般的胸懷,去包容事,包容人。麵對複雜的社會生活,要扛得住重壓和困苦;要經得起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要能夠不計較非議,不論別人的短長;要拿得起放得下……一個人如果能修煉得心寬似海、從容淡定、坦蕩豁達,就是一種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
附:莊子在《秋水》篇中,還有與此句意義相同的表述:“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
366.人無弘量,但有小謹,不能大立也。——《管子·小謹》
譯文:一個沒有博大胸懷,隻知道謹小慎微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