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旭成:上善若水 大愛無言
光彩人生
作者:丁輝 汪建華
【人物簡介】
蕭旭成先生,旭成(國際)企業有限公司、怡信(集團)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行政主席,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名譽會長、油麻地街坊福利會名譽會長、國際獅子總會303區獅子山獅子會會長(1984—1985年,1985—1986年)、關島參讚(1983年—1986年)、世界華人協會常務理事。他力推中華民族十大正義思想,以佛學的博愛踐行善舉,慈悲為懷,關愛眾生。樂此不疲地奔走在為民服務的道路上。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激勵著我們偉大民族不斷前進。她標誌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倡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人生理想的步驟和模式。這種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觀念,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活動和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們共同生活起碼的行為準則。
在訪問蕭旭成先生的過程中,筆者能切身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的那渾厚的民族氣質,以及他人生經曆中積澱下來的高尚情操,讓他對社會的博愛之心愈加厚重。
他的無私善舉,溫暖人心;他的言行,可謂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典範。《老子》中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而攻堅強莫能勝之。”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他做到了。
成長之路善念指引
祖籍潮州的蕭旭成先生,有著潮州人骨子裏帶著的勤奮果敢。在他出生還不到一個月的時候,便隨母親一起來到了香港,後來,因為父親生意不好,原本的小康之家變得貧困,十五歲便走向了社會,稚嫩的雙肩擔起了照顧家人的重任,他在大排檔做雜工,賺來的錢需要拿回家,一來給母親補貼家用,二來供弟弟讀書,他一路走過了原本應該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
回首往昔,他深有感悟。從白手起家到事業有成,曆經風雨的蕭旭成先生說:“在社會上打拚的這五十多年來,真正體會到了人生旅途中的四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一為運氣,二是智慧,三為努力,四是節儉。”他感謝一路上幫助過他的貴人,人生的奮鬥曆程也讓他學會了感恩,懂得了機會的可貴,做到了努力拚搏,體會到了節儉的重要。
後來,蕭旭成先生相繼成立了旭成(國際)企業有限公司、怡信(集團)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地產行業,在深圳寶安從事地產投資,在香港、西貢、大埔、上水做丁屋交易,也從事樓宇貸款等業務。他最終靠著自己的雙手,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成長於香港的底層,亦讓他對貧苦階層的困苦百般感觸。關心民生,心存善念,一直雋刻在他的心中。隨著他事業的發展,他不斷投入惠民行動。從1983年起,他便已經開始參加社會服務工作,服務尖沙咀、油麻地的街坊群眾,為貧苦的人捐助善款。現在他仍擔任著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油麻地街坊福利會名譽會長。1984年至1986年,蕭旭成先生連續兩屆擔任獅子山獅子會會長,之所以會選擇加入其中,是因為獅子會與眾不同的“四出精神”讓他感動,親自參與服務工作,讓他感到快樂。1992年,蕭旭成先生的內心皈依了佛教,他說:“因為佛教倡導慈悲,幫助眾生、普度眾生。”服務的生涯自八十年代起一直延續到三十多年後的今天。
佛學思想傳播正能量
蕭旭成先生皈依佛門後,其心性修為亦日臻高遠。普度眾生,慈悲為懷,他用言行舉止展現著佛學的博愛。佛家四無量心經中所誦: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永離苦及苦因;願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願一切眾生遠離愛憎住平等舍。這是佛教的心向往之,蕭旭成先生隨身所配之物印著四個詞語: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他也用行動詮釋著佛教的大愛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