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卷 兩個世界(2 / 3)

小葵沉默了會,似乎在做什麼決定,悄聲抬起頭看著我:“叔叔,我可以告訴你這個秘密,你可不要跟爸爸說哦。”

“嗯。”我點頭。

“先拉鉤鉤!”小葵伸出小拇指來跟我拉鉤。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跟他勾了一下。

“其實我哭都是故意的。”小葵突然說出了一個讓我意想不到的答案。

“故意的,為什麼?”

小葵不好意思地摸摸腦袋:“這些都是他們教我的,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他們白天起床就把我送到幼兒園,晚上下了班才來接我,周末就把我送去爺爺奶奶家,不陪我玩,也不跟我講故事。我因為這個不開心,他們就告訴我,讓我那麼做,爸爸媽媽就會重新關心我,天天不用去上班陪著我啦。”

原來是這麼回事!

我早就聽聞我朋友的工作很忙,他身居公司要職,妻子也是另一家公司的骨幹,兩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時間明顯不夠,工資高得讓人羨慕,可是空閑時間少得連我這個忙碌的警察都自愧不如。就是這樣的生活,讓夫妻兩人失去了對孩子的關心,根本沒有把心思跟時間花在小葵身上,所以才會讓小葵產生製造事端換回夫妻倆的關心這樣的想法吧。

“所以你那些哭鬧都是計劃好的?”我有些不敢相信,一個五歲的小孩子應該想不到這麼複雜的事情吧。

“嗯,一開始我還擔心爸爸打我呢,可是後來爸爸媽媽都來陪我了,真是太開心了!”小葵說道。

“等一下,小葵,你說這些事情是別人教給你的,是誰教給你的?”

小葵聽到這個問題,好像突然想到了某個人,笑著說道:“嘻嘻嘻,是豌豆姑娘。”

“什麼,豌豆姑娘?”我怎麼覺得這個名字像是個童話故事的主人公?

“除了她,你還有什麼其他朋友嗎?”我盡量努力適應一個孩子的思維模式。

“還有巧克力王子,跳跳糖兄弟,大鵜鶘一家——”小葵擺著手指頭一一數著,突然又好像想起了什麼,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哎呀,我不該把他們說出來的!”

這番小孩的舉動看得人忍俊不禁,一個可愛的孩子在成年人的世界裏如此好笑。

“沒關係啦,這些事情你跟爸爸說過嗎?”

小葵無奈地點頭:“我說過啊,可是爸爸根本不信啊。”

是的,是我恐怕也不會相信的吧。

“你能夠看見他們?”既然他的哭鬧隻不過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那現在我更關心的問題變成了他的那些“朋友”。

“嗯,對啊。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呢,爸爸媽媽沒有陪我的時候,都是他們在陪我玩,我才不那麼無聊。他們會陪我吃飯,說話,唱歌,我記得唱歌最好聽的是牽牛花姑娘,可是牽牛花姑娘已經很久沒有來看我了。”說到這裏,小葵的情緒低落了不少。

“哦,為什麼呢?”

“不知道,大概是因為陪伴在我身邊的這些朋友一直都在更換吧。有很多老朋友都已經不會再來了,不過也會有新的朋友加入,但是好像也越來越少了,我覺得他們終有一天都會離我而去的。”說到這裏,小葵的小眼睛上掛上了淚珠,悲傷地說道,“我的朋友們變少了,他們在一點一點地減少,以後不會再陪我玩了。”

我趕緊安慰道:“不會啦,人越長大,朋友就會越多呢,你現在在上幼兒園,以後還會上小學,上高中,上大學,在學校裏你也能夠交到很多很多的新朋友呢。”

“真的嗎?”小葵擦了擦眼睛,瞪著大眼睛望著我。

我拍拍他的頭:“叔叔不騙人。”

“嘿嘿嘿。”小孩子就是小孩子,馬上破涕為笑了。

3

“何醫生,你怎麼看?”我坐在他的辦公室裏,感覺這裏的冷氣似乎開得有些過大了,經不住抖了抖身子。

他剛剛通過攝像頭全程觀看了我和小葵的對話,應該也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能不能夠解決小葵現在的情況,就看他了。

“嗯,我都看到了,哭鬧是假裝的,不過還是有些奇怪的問題。”何醫生點頭,在病曆本上刷刷刷寫著什麼。

“是說小葵看到的那些莫名其妙的人物嗎?”我努力回憶著那些名字,豌豆姑娘,巧克力王子,跳跳糖兄弟,都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名字,沒有邏輯性,聽起來荒誕可笑。

“嗯,大都是些童話人物,或者是他自己臆想出來的吧。”何醫生讚同了我的想法。

“所以小葵他是因為缺乏父母的陪伴產生了一些癔症是嗎,比如創造出了這幾個虛擬人物陪著自己,這在心理學上叫什麼來著?”我詢問道。

“妄想症,或者說多重人格分裂症。”何醫生給了回答。

“這麼嚴重?”我有些嚇到了,“可是他才五歲啊!也沒有什麼特別奇怪的表現。”

“心理疾病和年齡無關。”何醫生扶了扶眼鏡,“越是年紀小的孩子越容易產生幻覺和心理疾病,他們的思維和世界觀此刻都還沒有成形,沒有辦法像大人一樣獨立思考,出現這種情況基本是父母的失職,但是可以經過舒緩的治療改善病情。”

我點頭表示明白:“那這件事情我跟我朋友說下,讓他多關心下小葵,或者幹脆他們夫妻倆其中一位辭了工作來帶孩子,是不是病情就會好轉很多。”

何醫生點頭:“理論上來說是這樣,但是——”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什麼東西不在他的預計之內。

“但是什麼?”

“最近接到這個病例以來,我一直都在查找國外的醫學文獻資料作為參考,我本來的想法是跟你一樣,認為這是一次缺乏父母關愛造成的自我保護導致多重人格分裂,直到我剛剛讀到了一篇奇怪的論文。”何醫生解釋道。

“哦?”

何醫生:“那篇論文上說,這種類似的病例事實上並不是偶然性的,甚至是普遍性的。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存在這種問題,他們的眼睛裏能夠看到很多大人看不到的東西。”

我感覺身遭有些發冷,忍不住打了個噴嚏:“普遍性的?什麼意思?你想說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何醫生:“那篇論文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他說這個世界其實並不是唯一的,而是分為兩個世界。”

“兩個世界?”我有些好奇,“你是說平行世界嗎?”

“不,並不是。”何醫生搖搖頭,“我說的是根據年齡和思維區別出的兩個世界,簡單來說,就是大人的世界和小孩子的世界。”

我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兩個世界有什麼區別嗎?”

“大人和小孩子的思維方式不同。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