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塑料恐懼(1 / 3)

第1卷 塑料恐懼

1

我的一位兒時玩伴,突然被人送進了精神病院,這是我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他跟我差不多大的年紀,我和他的相識源自於小時候所待的孤兒院,孩子總是容易玩到一起,男孩子之間共同的話題更多,所以兩個人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個很有勇氣的人,愛玩愛鬧,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有著各種好玩的玩具,我們的樂趣更多的在於發現我們從未到過的遊樂場。

一個存放著穀物的倉庫,一個廢棄的工廠車間,一條長滿了水葫蘆的小河,都是我們兒時的遊樂場。

他總是會帶頭帶著我去那些我沒有去過的地方探索,發現些新的樂趣。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就像是一個不厭其煩的冒險者,帶領著一幫心中緊張又興奮的小朋友開啟一場有趣的冒險。

那個時候的他,真的挺有冒險家的氣質。

隨著後來孤兒院裏的孤兒都長大了,有了各自的發展,我和他的聯係逐漸疏遠,雖然還會有偶爾的問候,但是也算是慢慢淡了聯係。

直到最近,我聽人偶爾談起他,才知道他竟然已經被送進了精神病院,而且,他患有的似乎是一種非常古怪的心理疾病。透露消息給我的好友自己也不是很清楚這種心理疾病的由來,他隻是給了我一個精神病院的地址。

因此,在去探望他之前,我先見到了他的心理醫生。我對他講明來意,他請我先去他的辦公室談一談。

醫生姓何,年紀看起來不大,隻有三十歲出頭的樣子,戴著一副厚實的黑框眼鏡,將他的眼睛遮擋在了鏡片後麵。

我:“那個,我朋友他,到底患了什麼病。”

何醫生:“特定恐懼症,算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心理疾病吧。”

我有些奇怪:“可我聽別人說,他的病很古怪,怎麼會——”

何醫生:“嗯,他的病的確有些特殊,但大體還是可以歸類為特定恐懼症這一類。”

我:“特定恐懼症,是什麼?”

何醫生看了我一眼,給我倒了一杯水,遞了過來:“特定恐懼症,簡單來說,就是病人的恐懼局限於某些特定的場合,比如害怕某種動物。很多人不是聽到蛇或者蜘蛛一類的就會尖叫起來嗎?”

我笑道:“這一點都不稀奇,連這個也算是一種病嗎?”

何醫生搖搖頭:“嚴格上來說,這是生物趨利避害的本能,隻要反應不要太過激烈,就不算做病患。”

我有了興趣:“這樣說來,還有反應非常激烈的?”

何醫生點頭:“曾經有一個女人為了躲避蟑螂放火燒了自己家的房子,她和她自己的孩子也一並在火災裏被燒死了。”

我咂了咂嘴巴:“這滅蟑螂的代價也太大了,更何況蟑螂這種東西,總能在不經意間蹦出來,沒完沒了的。”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笑話,說在人深夜回家,打開燈的那一瞬間,蟑螂和人類相互間都是害怕看到對方的出現的。就好像兩個文明彼此都不希望撞見對方,隻想各自過好自己的生活。

我撇著嘴笑了笑,卻不好意思在這個嚴肅的場合講出來。

何醫生:“這隻是一個例子,除了害怕特定的動物之外,還有很多恐懼因素的存在,比如恐高症,恐水症,幽閉空間恐懼症、鋒銳恐懼症——”

他列了一大串例子,我大概明白他在說什麼了。

我搖搖頭:“可這些都是很普通的例子吧,你說的這些我都聽說過,還有恐水症似乎是狂犬病的發病現象吧。”

何醫生笑了笑,用手指彈了彈自己麵前的玻璃杯:“不,這兩者有區別。”

我不解。

“如果我說,我在給你的水裏摻了毒藥,你還敢喝嗎?”何醫生突然發問道。

我心裏咯噔一下,情不自禁地放下了手裏的玻璃杯。被他這麼一說,我突然感覺喉嚨有些發癢起來。難道他說的是真的?這一思考不要緊,我頓時有些手忙腳亂起來。

何醫生笑了:“開個小玩笑,不要當真。那是飲水機裏的水,我們都喝了。”

我覺得自己有些失態了,忙咳嗽了兩聲掩飾自己的尷尬。

何醫生:“一杯水,在普通人眼裏看來根本沒有什麼異常,可是在某些人眼裏,它和一杯砒霜沒有差別。這才是我說的正統意義上的恐水症患者。他們害怕水,無論是飲下,還是皮膚接觸。哪怕你在他麵前做了示範,喝下了那杯水,他依舊覺得水裏有毒,不能觸碰。”

我吃驚道:“天啊,這樣的人怎麼生活呢?”

人可以不吃飯,但一定不能不喝水。更何況正常人的生活裏從來都少不了水的存在,洗衣做飯,洗澡衝廁所,全部都需要水。為什麼會有人對水感到害怕呢?

何醫生:“很奇怪不是嗎,這些人當中有些是天生害怕水,還有些是後天才受到影響的,共同的特點為,這些人患病之後的壽命都非常的短,很快就死去了。”

我心中有些慌亂:“那我的那位朋友,得的不會也是這種病吧?”

何醫生搖搖頭:“不,他得的不是這種病。”

我鬆了口氣,卻聽見他接著說:“他得的病或許更嚴重。”

我一下子慌了。

2

恐懼是人類的一種原始情緒,每個人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害怕因素。有些人可能害怕的東西比較少見,更大大影響了生活,所以他們被稱為特定恐懼症。

有人害怕高空,有人害怕黑夜,這都很正常,再奇怪一點的還有害怕穿越馬路,害怕男性,害怕灰塵,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會害怕塑料。

是的,塑料。

這個或許在兩百年前無人知曉,但是在現在卻完完全全遍布了全世界的一樣東西。

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者縮聚反應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等等,全都是它。因為化學特性的關係,塑料可以被隨意塑形之後保持原狀,生活中有無數關於它的應用。

食品包裝有它,清潔用品有它,玩具生產有它,甚至連衣飾穿著也有它。隻要有人類所在的地方,塑料就一定會出現。現在停下你的目光,朝四周掃一掃,我可以和你打個賭,五米以內的地方一定會有塑料。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且通常狀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東西,有人卻像見了死神一樣地害怕它,而這個人,正好是我的朋友。

簡直是天方夜譚。

何醫生告訴我,不僅僅是接觸,他甚至不願意看見任何塑料的產品,一旦有這些東西出現,他就會陷入一種瘋狂的狀態,可是他對塑料無可奈何,這種東西科學家都沒辦法分解,於是他隻能夠自殘泄憤。

我見到他的時候,他的頭上包著一圈紗布,何醫生說那是送來醫院之前的傷,當時他一頭撞在了牆上,整個人直接昏迷了過去。

可就算送來了醫院,他的病情也絲毫沒有好轉,因為不可避免的,他的治療生活也會關係上無數的塑料。

吃飯用的餐盤是塑料的,打針用的針筒是塑料的,收音機的外殼是塑料的,掛著他的姓名牌也是塑料做的,甚至為了防止他自殘穿上的束身衣上也有塑料。

醫院在了解到他的特殊情況之後做出了一些應對,塑料餐盤換成了鐵盤,所有能夠被直接接觸或者看見的塑料都用金屬包裹住,或許是那些亮閃閃的金屬光澤安慰了一些他的心情,在這樣小心翼翼的應對下,他的病情終於有了一絲好轉。

可是,僅僅隻是在這裏,他的病情才能夠好轉,在從根本上治療好他的病狀之前,他離不開這裏了。一旦踏出醫院為他準備的那間完全隔絕了塑料的小屋子,他就像被無數的生化僵屍包圍住的普通人一樣絕望無助。

“可是,為什麼呢,他為什麼會害怕塑料?”我不解,“他以前明明是個正常人,我小時候跟他打過那麼多次玻璃彈珠,還一起放過風箏,從來沒見到他會對塑料過敏。”

何醫生皺了皺眉頭:“是啊,為什麼呢。我們也想得到這個答案,隻是他一直不曾開口,我們也沒辦法從他的嘴裏獲得答案。也許你可以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