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血溢白溝河(1)(2 / 3)

下午申時燕王升帳。將領們在三通鼓畢依秩級次序進轅門謁禮畢,分坐於燕王座下兩側。他便與將領們分析軍情。針對敵軍幾位主要將領,一一指出他們的短處。他說:“李九江誌大而無謀,自專而違眾”;郭英已六十五歲“老邁退縮”;“平安剛愎自用”;“胡觀驕縱不軌”;“吳傑懦而無斷”……他說這幾個人都非將才,匹夫也,無能為也,惟恃其權爾。然則人眾則亂。我擊其前則彼後不知,擊其左則右不應。敵前後不能相顧,左右不能呼應,徒多而無益呢!況且,賊軍將帥不合,政令不一,紀律鬆弛,賞罰不明,豈能不敗?鄭村壩之戰,便是其人多而未必勝之一例呢!

那時候有一群螞蟻從他的腿下爬過去。他用腳碾了碾蟻群,便又評論李景隆說:“將軍者,三軍之司命也。將誌衰則三軍不奮,而敗跡昭著。李九江甲兵雖多,則螞蟻一般,不足為懼。恰正如兵法所雲:‘敵雖眾可使無功。’又曰‘識眾寡之用者勝’。爾等勿憂其眾,但秣馬厲兵,聽我指揮,賊軍必敗無疑呢!”

他這番話說得極其輕鬆,其意在於大敵當前要安定軍心,鼓舞將士的鬥誌而已。其實他自己也知道,敵軍六十餘萬,幾乎是燕軍兩倍,而戰場又是在自己並不熟悉的地域(不是在北平城的周圍了),估計這肯定是一場硬仗、惡戰呢!說實話,他心裏還真有點不太踏實。

入夜時分,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如注。天地之間金龍狂舞,而原本安靜的溝溝壑壑此時突然水聲喧嘩。燕王立即感受到了金戈鐵馬激烈廝殺的氣氛。

他的腳下是一片古戰場。白溝河、雄縣及其東北的霸州,猶如一套連環鐵索,將中原大地攔腰截斷,因此它也便成為古往今來的兵家必爭之地。這就是北宋大將楊延朗所鎮守的著名三關。這兒不知流淌了多少兵士的鮮血。等這場暴雨停止,等太陽出來時,沒準兒便會有一堆堆的白骨和生鏽的箭鏃被衝洗出土呢!

這場雨不應該是初夏的雨,倒像是伏季的雨。在這種季節通常是聽不到雷聲也看不到閃電的。所以,這提前到來的雷暴雨便給燕王一種異乎尋常的感受。他從來沒有如現在這樣,心裏有一種莫名的躁動不安。

雨是越來越大了,雷電也一直不肯停歇。置身於雷雨的包圍之中,人是如此地渺小,而他的軍帳則是飄飄搖搖的孤舟。

雨水溢出殫溝壕,再無法宣泄,便到處漫流。黃黃的泥湯挾帶著麥苗、草葉衝到了他的軍帳裏。積水迅速上升,已經漫過了腳,漫過了腳踝,漫過了膝蓋。積水淹沒他的臥榻。衛士隻好將臥榻上再加一張胡床。他在胡床上躺下去了。但是衾被被擠進來的雨絲打得濕漉漉的,而燈光也照出一些可憐的蟲豸在他的床腿上爬來爬去……燕王知道他是不可能人睡的了。

這一夜,燕王隻好在胡床上坐以待旦。半夜裏他稍有些迷糊。似睡未睡之際,突然聽得身邊劈劈啪啪作響。睜眼看時,原來架上的刀槍被風吹得互相撞擊,槍尖和刀刃不斷地放出淡藍色的火球,那劈劈啪啪的聲響很像是燃放的鞭炮。他大為驚異,因為這種情況他是從未遇到的。

他連忙從胡床上跳下來。受好奇心的驅使,想湊近那閃落火球的地方。此時卻又聽得身後有異響。扭頭一看,原來掛在帳篷上的雕弓悠來悠去,而弓弦鬼使神差地發出錚錚的聲音……“怪哉!”燕王情不自禁地喊出聲來。聽到他的喊聲,在帳篷門口的一個衛兵將水淋淋的腦袋伸進來問:“大王何事?”

燕王說:“火球!你可曾看到刀槍上的火球了嗎?”

那衛兵擦擦眼睛,剛要搖頭,恰這工夫兒突然帳外又亮起一道閃電,這時便有銀蛇樣的藍光在刀刃和槍尖間繞了一下,並結成了火球,發出啪的一響。但瞬間即逝。衛兵忙驚喊:“看到了!我看到刀槍上的火球了!”

於是,燕王高興地朝著刀槍喊道:“此勝兆也!明日上陣,我軍必勝無疑!”……第二天,天氣放晴了,地上的積水也已退去。燕王將夜間他所見到的“異象”告訴了諸將,並決定在這兒祭告天地。卻又怪焉!正當他虔誠地燃了香施了禮,就要以爵往地上酹酒時,忽聽得執事官情不自禁“哇”的一聲。他忙抬起頭隨著執事官的目光向空中望去。但見有五彩的雲朵,呈酒爵狀,飄然而來,飛駐於中軍坐纛的旗杆頂上。許久才向西北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