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盜夢空間》的懸念開放式結構(1 / 3)

《盜夢空間》的懸念開放式結構

新銳視點

作者:張楠楠 史夢嬌

[摘要]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和克裏斯托弗·諾蘭作為不同時期的優秀懸疑片導演,他們的創作風格各有特色。諾蘭對希區柯克的懸疑片做了較好的繼承,並加入了很多新的創作理念,電影《盜夢空間》就是最好的體現。以希區柯克懸疑片為基礎比較分析《盜夢空間》的懸念開放式結構特征,可以發現諾蘭在影片的人物性格和懸念設置上以精神分析學理論為依據,並通過非線性敘事結構模式和開放式的結局,將希區柯克的創作模式進行了突破和創新,值得今後的電影創作者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希區柯克;諾蘭;懸疑片;《盜夢空間》

一、希區柯克和諾蘭電影概述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是一位世界聞名的電影導演,他最擅長的就是拍攝驚悚懸疑片,他最先開創了“懸念”的藝術風格,將觀眾帶入到影片的情節中去,運用精神分析學理論分析人物內心世界,對人的精神和心理狀態進行深入刻畫,使“希區柯克”這個名字不僅代表了他本身,還代表了一種經典的電影拍攝手法。在他之後,很多電影導演都試圖去追隨希區柯克的風格去拍攝電影,但是仍然無法超越他所取得的成就。

克裏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Johnathan James Nolan)是英國著名的電影導演、編劇及製片人,曾多次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提名,他與希區柯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出生在英國,接受了英國式的教育和生活理念,之後又都去了美國生活,受到了美國文化的影響,他最擅長的也是懸疑片,他們兩個都對傳統電影的拍攝方式進行了突破性的改進,但是諾蘭的拍攝手法又不同於希區柯克的“懸念”藝術風格,開創了諾蘭自己的懸疑片特色。2011年,諾蘭憑借電影《盜夢空間》獲得了包括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在內的多個獎項的提名。

二、以希區柯克懸疑片為基礎分析電影《盜夢空間》懸念開放式結構特征

電影《盜夢空間》講述的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多姆·柯布是一個通過進入別人夢境中去竊取潛意識中有價值信息的特工,一次執行任務失敗之後被別人利用,帶領著他的盜夢團隊潛入他人夢境竊取機密並改變夢境的故事。影片情節充滿了懸念,使觀眾遊走於現實與夢境之間,被稱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這部電影盡管也是懸疑片,但是又不同於希區柯克懸疑片的拍攝手法,諾蘭在希區柯克懸疑片的基礎上做了突破和創新,架構了一個懸念開放式的結構,這種結構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從精神分析學角度刻畫人物性格和懸念劇情展開

希區柯克非常善於運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理論去刻畫人物性格和展開劇情,他的每部影片中幾乎都會將精神分析理論的重要內容加入到人物性格中去,比如俄狄浦斯的戀母情結、夢的解析、童年創傷經曆等。他通過這樣的設計方式製造影片的懸念,而不是單純地通過影片特效去製造驚悚效果。比如電影《精神病患者》中的男主人公之所以去殺人,是因為他的俄狄浦斯情結,他的意識中分裂成他和母親兩個人,而他認為他的母親無法接受任何一個與他相愛的女人,於是他去殺人。電影《瑪爾妮》中的女主人公之所以去盜竊不是因為貪財,而是由於童年遭受性侵犯並失手將凶手殺死,導致她性格嚴重扭曲。希區柯克將每部影片中的犯罪動機都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理論去解釋,通過精神分析學理論去製造懸念,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諾蘭也喜歡在電影中加入精神分析學理論的內容去展開情節,但是他與希區柯克對精神分析學理論的運用不同。希區柯克擅長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理論去製造懸念,進而解釋人物的性格和犯罪動機,但是諾蘭喜歡將精神分析學理論運用到每個情節的展開。電影《盜夢空間》的情節就是圍繞著弗洛伊德夢的解析這個理論來展開的,將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理論層層分析並運用到整個故事情節中,環環相扣,觀眾在欣賞影片的過程中,既要有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又要在對劇情的理解過程中層層推理,將觀眾與影片緊密結合在一起,開創了新的懸疑片結構模式。電影中對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理論的運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