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提高農網供電質量的探索(2 / 3)

一、盡快進行10千伏配電網線路的改造

壺關現有10千伏配電線路665千米,其中60年代架設的線路占2/3。這些線路中,電?水泥脫落漏筋,導線細而氧化嚴重,必須換杆換線,這樣,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壺關是國家扶持貧困縣,地方財力異常匱乏。正常工資都難以維持,靠地方自籌資金解決問題是相當困難的,大量的資金要靠國家解決,但一下子解決這麼多又不切合實際。拿出一個三年規劃,每年國家拿一些,地方籌一些,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壺關配網的供電水平搞上去。

二、認真抓好現有配網設備檢修

為了提高設備運行水平,除了要抓緊10千伏配電網路改造以外,還要搞好現有配網設備的運行檢修,這是提高供電可靠性的一項重要措施。搞好現有設備檢修,提高檢修質量,使供電設備經常處於完好狀態是保證供電可靠性的物質基礎。把全麵質量管理貫穿到整個檢修過程,做到應修必修,修必修好,誰修誰保,嚴格檢修責任製。同時,建立質量保證體係,抓好修前準備、檢修管理、質量驗收二個重要環節。另外,要認真執行設備的定期巡視檢查製度,及時發現並處理各類缺陷,堅持克服那種等到發生了事故才安排檢修的被動做法,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加強電網無功管理,提高電網供電力率

現有壺關電網的四座變電站中,10千伏電容集中補償110千伏站和馬家莊35千伏站,我們要在認真管好用好現有集中補償裝置的基礎上,把另外兩座35千伏變電站的集中補償電容裝設起來,要盡快完善10千伏配電線路的分散補償。1993年我們已在所屬19回10千伏配電線路中的8回線路上裝設分散補償電容器665千伏/8台,運行一年來,效果很好。1994年我們又裝5回,1995年全部裝完。還為200千伏安以上用戶裝設了低壓自動無功補償電容器。對用戶的異步電動機進行逐台裝設隨機補償並聯電容器,以提高異步電動機的運行力率。今後要在進行電力建設的同時,把無功補償問題做好,以滿足電網的需要。

四、保證用電端電壓對稱

重新調整低壓供電係統的三相負荷,做好中性線的重複接地工作,保證用電端電壓的平衡。

五、加強調度管理

削峰填穀增強電壓調整手段。電壓質量問題需要多級調整,有幾級調度,就要有兒級調整。如網調應把超高壓係統電壓維持穩定,省調應保持220千伏、110千伏的母線電用穩定等,對於縣調則要搞好逆調壓,高峰時升高些,低穀時降低些,保持用戶電壓穩定。另外,要嚴格調度管理製度,堅持服從上級調度命令,開展經濟調峰,努力縮小峰穀差率,合理實施限電序位,在係統供電不足的情況下,盡可能保證用戶用電的可靠性。

總之,電壓質量是供電管理的一項重要指標。它不僅關係到電力係統本身的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同時也影響全社會的經濟效益和人民生活,它是衡量電力部門服務質量優劣的一項重要標誌。開展供電可靠性宵理,是實現電網管理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提高供電可靠性,歸根結底就是要在一定時期內,盡量減少停電次數和停電時間,盡量減少由於停電引起的用戶損失和電業部門本身的損失。

海拉爾市奮鬥鄉供電質量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改善供電質量對電網安全、經濟運行、保證工業產品質量和降低能耗等有重要意義。現代工業和科學技術中廣泛采用先進的電子技術、精密的儀器等複雜的控製係統和工藝流程,對電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電能質量直接關係到國家經濟的總體效益。這種直接的影響在小的範圍內也同樣存在。為了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我鄉的生產率及產品質量,保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減少供電質量帶來的影響和損失,今後應該加強改善供電質量的管理工作。

一、影響供電質量的因素及分析

(一)電網布局不合理,配變點偏僻離負荷中心和供電半徑過大

奮鬥鄉的配電線路始建於60年代初,現已發展為擁有配變17台,總容量800千伏安的農電局。

奮鬥鄉電網建設之初隻考慮短期利益,沒有長遠規劃,布局不合理。隨著經濟的發展,負荷不斷增加,不斷對電網線路進行補充和擴建,造成供電半徑大,線路末端電壓偏僻差大的現狀。

(二)調壓、調頻手段缺乏並落後

供電質量的兩個基本指標就是電壓和頻率,電壓和頻率的偏僻差直接影響電機專用電設備的正常工作。甚至因燒毀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奮鬥鄉的經濟發展較落後,資金不足,用於穩定電壓和頻率的設備缺乏,致使供電網絡線路末端電壓僅為130伏,如此低質量的電能,其影響和危害非常大,電壓過低影響照明燈的啟動,特別是白熾燈,當電壓低於5%時,其光通量減少15%,電壓降低⑴%時,光通量減少30%;異步電動機的轉矩與端電壓的平方成正比,當電壓降低10%時,轉矩減小19%,當電動機拖動負荷時,電壓越低,電流越大,致使繞組溫度升高,加速絕緣老化,嚴重時燒毀。這些都嚴重威脅著農業生產和生活用電。

(三)導線截麵小,線損大

60年代建設的電網,導線截麵是按當時的負荷選擇的,因此存在著截麵小,損耗大的缺陷,不但不能滿足現在供電負荷的需要,也是造成線路末端電壓過低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強行供電,則線損很大,白白浪費電能,如奮鬥鄉一些村的線損率高達35%,造成了電費虧損的局麵。

(四)無功補償不足

在現代的電網技術中,對無功補償功能越來越重視,進行合理的科學的無功補償,、能保證電網峰穀供電的無功電力平衡,有效地防止高峰期超負荷運行及低穀時輕載或空載運行。由於奮鬥鄉無功補償設備缺乏和落後,無功補償能力差,電網電壓不穩定、線損較大、配變超負荷不能得到減緩等,影響了供電質量。

(五)管理混亂,村電工業務素質低

洪用電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供電質量的好壞。奮鬥鄉部分村電工對線路檢修和維護無計劃、無組織,人為地造成一些事故,對奮鬥鄉供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

二、提高供電質量應采取的措施

通過對奮鬥鄉供電質量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應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一)優化線路結構,使電網布局合理

針對奮鬥鄉電網布局不合理,供電半徑大的問題,進行科學規劃,加快網絡改造,以自然村或台區為單位,配變深入負荷中心,對低壓幹線、分支基線、引戶線按計量表進行合理規劃,增加配變總容量,減小過長的供電半徑,以提高末端電壓,保證供電質量。采取科學的態度製定電網規劃,針對奮鬥鄉的實際情況確定配變布點的最佳位置和低壓網絡的供電方式,避免迂回線路,采取雙向式主結線方式,主幹線采取三相四線製,以水泥杆為主,分支線15戶以下用單相供電,16?30戶采用二相三線供電,30戶以上則采用三相四線製,對動力用戶,要按其使用容量合理規劃,確定供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