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牛羊中毒性疾病(3 / 3)

在飼喂尿素時,沒有經過一個逐漸增量的過程,而是按定量突然喂給;將尿素溶於水中喂給或在飼喂後立即飲水。

2.尿素喂量過大或與飼料混合不均

尿素作為反芻動物的飼料添加劑,飼喂量應控製在飼料總幹物質的1%以下,或精料的3%以下。

【發病機製】

反芻動物采食的尿素在瘤胃內脲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產生氨。瘤胃內微生物將氨轉變為氨基酸,並進一步合成菌體蛋白被反芻動物利用。當瘤胃內容物pH值在8左右時,脲酶的作用最為旺盛,使尿素分解成氨的速度加快,過量的氨經瘤胃壁吸收入血液,進入肝髒等組織器官,對神經係統產生直接的毒害,從而呈現一係列的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

【症狀】

牛采食尿素後20~30min即可發病。病初食欲缺乏,呈現不安、呻吟、流涎、瘤胃臌氣、肌肉震顫、步態不穩。繼之反複發作,痙攣,同時呼吸困難、心搏動亢進、脈搏增數達100次/min以上,體溫開始時稍升高,以後逐漸下降。末期出汗,眼球震顫,四肢張開,全身痙攣和搐搦,呼吸更加困難,口、鼻流泡沫樣液體,有的發生嘔吐。急性病例2~3h即因窒息死亡。慢性中毒,病牛後軀不全麻痹,四肢僵硬,臥地不起。山羊病初可見鼻、唇攣縮,反芻和胃腸蠕動停止,瘤胃臌氣。進而不能站立,眼球震顫,全身痙攣和角弓反張等。有的病例呼吸極度困難,最後窒息死亡。

【診斷】

根據過食尿素病史,明顯神經症狀可初步建立診斷,必要時測定血氮值可確定診斷。

【治療】

早期可灌服食醋500~1000mL或稀醋酸,以抑製瘤胃中脲酶的活力,並中和尿素的分解產物氨。及時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牛100~150mL,羊20~30mL。或以20%硫代硫酸鈉注射液,牛25~50mL,羊5~10mL,靜脈注射。對症治療可應用強心、利尿藥,以促進已吸收的毒物從體內排出。對重症病畜,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注射液和水合氯醛注射液,可提高療效。對瘤胃臌脹有窒息危險的病牛,應及時進行瘤胃穿刺放氣。

【預防】

應用尿素作為牛、羊蛋白質飼料時,數量不宜過大,並應由少量逐漸增到規定量,且與飼料攪拌均勻,禁止溶於水中飲給。飼喂尿素時,不應同時喂給豆餅。有條件的單位可將尿素配合過氯酸銨使用,較為安全。注意化肥的保管和使用,防止大量誤食。

七、有機磷農藥中毒

目前,我國在農業和牧草生產上日益廣泛地應用有機磷農藥殺蟲劑,對保護農作物、牧草和蔬菜等的正常生長起著重要作用。但由於農藥的使用、保管不當,引起家畜中毒事故,仍不斷發生,造成畜禽大批死亡和嚴重影響畜產品的國內供應和出口任務的完成,給國家和集體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畜禽農藥中毒的防治對於保護家畜健康和食品衛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有機磷農藥種類較多,其中較常見的有甲拌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劇毒類)、樂果、敵敵畏、殺螟鬆、敵百蟲等。家畜有機磷農藥中毒是由於接觸、吸收或采食被汙染的飼料、草料及飲水所致。

【病因】

發病原因主要有下列幾種:

(1)采食、誤食或偷食施過農藥不久的農作物、牧草、蔬菜等。尤其是用藥過後而未被雨水衝刷過的,更為危險。

(2)誤食拌過或浸過的農藥種子。

(3)作為藥用所致的中毒。例如濫用或過量用敵百蟲、樂果驅除家畜體內外寄生蟲所引起的中毒。

(4)飲水被農藥汙染引起的中毒。例如在池塘、水槽等飲水處配製農藥、洗滌噴藥用具和工作服;飲用撒過農藥的田水;破壞性投毒使水源汙染而引起中毒。

(5)錯誤的農藥保管,例如用同一庫房貯存農藥和飼料或在飼料間內配製農藥或拌種等。

【發病機製】

有機磷農藥經胃腸、皮膚吸收後,隨血液和淋巴循環分布到全身各組織器官,抑製膽堿酯酶的活性,使其喪失水解乙酰膽堿的能力,致使膽堿能神經末梢釋放的傳遞神經衝動的乙酰膽堿發生蓄積,使副交感神經的節前、節後纖維和分布於腺體的交感神經的節後纖維所支配的一些組織、器官的功能異常,呈現心血管活動受抑製、平滑肌興奮、腺體分泌亢進、瞳孔縮小等變化。

【症狀】

病畜不安,流涎、鼻液增多、反芻停止、糞稀似水、肌肉痙攣、眼球震顫、結膜發紺、瞳孔縮小、呻吟、磨牙、呼吸困難、出冷汗、四肢末端發涼,病情惡化後則陷於麻痹,終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驗,特效解毒劑的應用效果等,可以做出診斷。

1.病史

它是確定有機磷農藥中毒的重要依據之一,應對當時、當地使用農藥和保管農藥的情況做深入細致的調查。

2.綜合分析

將收集到的症狀結合病史進行綜合分析,若發現主要症狀和病史都與有機磷中毒有聯係時,即可做出初步診斷。

3.毒物檢驗

用血液膽堿酯酶活性全血紙法測定,具有敏感度高,測定範圍寬,並能判斷中毒程度,推斷預後等優點。

(1)原理:有機磷農藥中毒後,血液中膽堿酯酶活性受到抑製,故對乙酰膽堿分解為乙酸和無活性的膽堿的能力降低,影響pH值變化的乙酸量減少,通過溴麝香草酚藍指示劑的顯色反應,即能間接地測出膽堿酯酶的活性。

(2)試紙製備:取溴麝香草酚藍0.14g,溴化乙酰膽堿0.46g(或氯化乙酰膽堿0.185g),將兩者溶於20mL無水乙醇中。再用0.4mL氫氧化鈉溶液調整pH值由橘紅至黃綠色(pH值約為6.89)。將定性濾紙浸入上述溶液中,待濾紙完全被浸濕後,取出陰幹(呈橘黃色),剪成長方形紙片,貯於棕色瓶中,備用。

(3)操作方法:取上述濾紙兩片,分別置於載玻片的兩端。一端滴加被檢末梢血液一滴,另一端滴加等量的同種健畜末梢血一滴,然後立即加蓋載玻片,用橡皮筋紮緊置於37℃恒溫箱(或利用人的體表溫度)中20min。取出以血滴中央的顏色同標準色卡比較,判斷膽堿酶活性百分率。

【治療】

本病先用阿托品對症治療,控製症狀,其劑量高於常規的2~4倍,牛0.06~0.20g,羊0.02~0.04g,肌內注射或溶於5%葡萄糖液100~200mL中靜脈注射,每隔1~2h,用半量或全量重複給藥。接著應用特效解毒劑解磷定,每千克體重15~30mg,以葡萄糖液或生理鹽水配成5%的溶液靜脈注射。氯磷定還可肌內或皮下注射。解磷定或氯磷定與阿托品交替使用則效果更好。注意重複給藥,防止出現反跳現象。當病畜流涎停止,瞳孔散大,痙攣消失,呼吸症狀減輕時,應繼續強心、利尿和健胃。

【預防】

認真執行《劇毒農藥安全使用規程》等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農藥的購銷、保管和使用製度。噴過農藥的農田、菜地,7d內不得讓牲畜進入,噴灑過或被有機磷農藥汙染的青草,一個月內不準用以飼喂家畜。

八、有毒植物中毒

1.苦楝子中毒

苦楝子為楝樹科植物,它的根、皮及果實含有毒成分苦楝素和苦楝子酮。臨床上有時應用苦楝子驅蟲,超量也可發生中毒。有毒成分對消化道有刺激性,吸收後則損害肝髒,並且使血液的凝固性降低,導致血液循環衰竭而發生死亡。

【症狀】

病畜嘶叫,口流白沫,嘔吐、腹痛不安,呼吸困難,四肢無力,臥地不起,甚至癱瘓。耳及四肢發冷,臨死前體溫下降。病程幾小時至兩天。

【治療】

中毒後,灌服硫酸鎂25~50g,以排出胃腸中有毒內容物。再用10%安鈉咖5~10mL肌內注射;或50%葡萄糖50~100mL,配合維生素C,靜脈注射。

【預防】

牛羊場周圍不宜栽種苦楝樹,以防落果被采食。

2.鬧羊花中毒

鬧羊花即黃杜鵑。主要分布於江蘇、福建、河南、湖北、雲南等省。有毒成分為杜鵑花素等。本病多發於羊、山羊。牛亦有發生。

【病因】

中毒的發生主要是由於早春季節青草缺乏,在山坡放牧家畜時,誤食鬧羊花所致。鬧羊花的有毒成分,具有緩慢心律、降低血壓、麻醉及引起嘔吐等作用。

【症狀】

牛羊采食後4~5d發病,見流涎、嘔吐、精神不振、四肢開張、步態不穩。重症病例,四肢麻痹、不能站立、間歇性腹痛、脈搏細弱、心律不齊、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最後,臥地不起、昏迷、體溫下降、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和曾在生長鬧羊花的山坡放牧的病史,即可做出診斷。

【治療】

治療時,牛可用0.5%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0~20mL和10%樟腦磺酸鈉注射液15~20mL,分別皮下注射,每日2次。再用20%~50%葡萄糖溶液1000~2000mL、10%安鈉咖注射液10~20mL、5%維生素C注射液20~60mL,混合靜脈注射。

【預防】

初春飼料缺乏,而且家畜在饑餓時,切忌到生長鬧羊花的地區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