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野心不在商業不在票房(3 / 3)

“我拍黃飛鴻一定要以故事為主,不能沒有動作,但如果我們的動作和二十年前是一樣的,那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我給自己的壓力也很大。”

黃飛鴻在中國電影史上被反複地演繹過,已經拍了 100多部。“黃飛鴻這個人物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或許他在真實曆史上並沒那麼豐富,也不一定適合電影,但是把不同的人和故事放到他身上,就會有各種版本的黃飛鴻。電影都是透過這個人的精神,加入故事,去表達這個精神,利用他英雄的形象講一個好故事。”

在他看來,美國的007每幾年就會更新,就算不停地拍也很好看,中國也有這樣的東方英雄,就像黃飛鴻已經拍了一百多部,為什麼隻有李連傑的那麼經典呢,那是因為他成功地更新了一個形象。“我們現在把它革新,就是要讓新一代的觀眾去看新時期的黃飛鴻。”

《黃飛鴻》這部電影,周顯揚籌備了近三年,他反複打磨劇本、研究背景資料和訓練演員,還在全國各地堪景。尤其是黃飛鴻的扮演者彭於晏是沒有武術功底的,這讓周顯揚麵臨一個很大的挑戰,他需要把彭於晏打造成一個動作演員。

“我希望通過訓練讓觀眾看到一個全新的黃飛鴻,也想證明演員在通過電影有轉化的可能性。當然,也要找一個有可能的人去練。彭於晏給人的感覺陽光、正直,而且體能身材樣貌都很符合這些條件。”

對這部新片,周顯揚顯然特別期待,他幾乎拚盡了全力。在浙江烏鎮拍攝期間,周顯揚在片場曾不慎撞傷腦袋。當時他已經五十幾個小時沒怎麼休息,為了講戲,突然抬頭,撞到攝影大炮,劇組的人想立即送他去醫院,他就是不肯。他說:“今天的戲兩三個小時就拍完了,要真有什麼,這兩三個小時也救不了我。”結果直到半夜才去醫院。醫生讓他休息幾天,他早上5點就又開工去了。

周顯揚說他是天秤座,喜歡追求完美,落實到電影上就變成了“精益求精”。為此,在《黃飛鴻》開拍前期,他不惜采用試拍的手法來進行測試。他在香港租了一個棚,找來動作指導、特技、電腦、美術,試拍了一個星期,要知道,七天的時間在香港是可以拍一部電影的。“拍這種電影一定要有新意,不然觀眾會罵的,我們試了很多不同的機器,用了很多方法,包括和幾個景的配合,還是很有效果的。這樣做還能減少很多遺憾,不會出現現場做不了就不做的事情,因為全都試過了,正式拍攝的時就會很方便。”

“做導演都希望拍不同類型的電影,黑幫電影是一個非常大的類型,也是我所喜歡的,希望去挑戰一下。”這次的劇本是周顯揚和太太杜致朗合作的,“她十年前就寫過《霍元甲》的劇本,寫這種片子很有經驗,現在她也要有一點改變,於是我們就想到加入黑幫元素。”周顯揚想把《黃飛鴻》做成中國的品牌,像西方的007、蝙蝠俠、X戰警,每隔幾年都會有更新,而黃飛鴻作為中國特有的品牌,也需要更新。

一幫年輕人對黑幫的反抗,讓《黃飛鴻》這部電影有了年輕的感覺。“19世紀清朝末年到民國我都很熟悉,拍這個背景的故事我很有興趣,這是很重要的原因。你的作品如果不能引起你的興奮,是很難創作好的,一定要先自己興奮。”

十年前,周顯揚還在安樂影業做幕後工作,他參與了《霍元甲》的製作,當時的投資方是環球國際影業。《霍元甲》很成功,在國內外都贏得了很好的反響。十年後,周顯揚自己執導的《黃飛鴻》再次得到了環球國際影業的投資。美國似乎對中國的功夫片格外青睞,試片剛拍完就被全球搶購了。《霍元甲》時,環球憑著這部電影賣了三千萬美元,賺了很多錢,十年後沒想到環球投資看了周顯揚的試片,決定加大投資,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認同和鼓舞。

周顯揚並不否認自己對電影有極大的野心。“我是在電影裏長大的,有自己獨立的世界觀,對電影是虔誠的、認真的、有感情的。我的野心不在商業上不在票房上,我希望拍好的電影。我喜歡挑戰,願意選擇困難的事情來做,這也是性格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