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特斯拉的新噱頭(1 / 1)

特斯拉的新噱頭

聚焦

作者:侯佳婧

進入十月下旬,一場血雨腥風的電商大戰進入倒計時。今年網民們的購物車裏除了滿載著化妝品、服裝、電子產品之外,高級豪車也被納入其中。10月20日“雙11”可以秒殺特斯拉的消息引起一片嘩然。隻不過話題剛剛熱起來,美國特斯拉總部就叫停活動。如今,在解決庫存、物流、售後等一係列問題之前特斯拉天貓店,5款車的交易量仍停留在個位數。

網購破壞汽車交付規則?

回到10月20日,特斯拉公司宣布將進駐天貓商城,為吸引網民眼光,特斯拉特意準備限量 models現車,隻要消費者下單,凍結5萬元餘額寶資金做定金,並在提車城市的特斯拉網點付尾款,五天之內便能閃電提車。另外消費者也可以在天貓店預約試乘試駕。這幾乎搶占了“雙11”新聞的頭條,並被視為汽車電商極具開拓性的行為。

如果說之前特斯拉還被人們定義為奢侈品,那麼此次進駐天貓,放低姿態滿足消費者所需,則讓特斯拉成為了大眾消費品。通過“雙11”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公眾對特斯拉的體驗,這是一場雙贏的合作。

然而情況風雲突變。就在媒體紛紛披露特斯拉參戰“雙11”之後,特斯拉總部突然叫停,稱此舉有違車輛交付規則。叫停前,特斯拉天貓店已開始有交易,有7輛models在“雙11”前被售出。

對於車輛交付環節,特斯拉已有過教訓。剛進入中國市場時,北京、上海之外的地區還未建設服務中心,由此無法交車並改變消費者購車順序,從而招致幾十名車主的強烈不滿,23名特斯拉非京滬客戶提交律師函,指責未按照承諾以預付款的先後順序提車,甚至有人在交車現場怒砸新車以示不滿。正是如此,特斯拉隨後增加了杭州、成都和深圳幾個城市為新拓展的服務中心,他們同北京、上海一樣具備完整的車輛交付和售後能力。

在天貓購置特斯拉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消費者交車混亂的局麵。天貓與特斯拉官網在訂購流程上區別不大,天貓旗艦店承諾網購者可以在5天之內閃電提車,但非天貓渠道購車的用戶卻要等上足足4個月,這樣大的時間差對許多非天貓購車者造成了不公平待遇,而且5天交車也困難重重。通常按照特斯拉常規的訂單生產和交付流程,從用戶申請到真正提車,往往需要數月之久。“5天”看上去更像是電商大戰的一個噱頭。為了避免可能帶來的海量投訴,特斯拉美國總部決定提前叫停天貓旗艦店的“雙11”活動。

叫停,也許也是一種營銷

汽車電商不是沒有成功的案例。兩年前,300輛smart在京東銷售,149888元的價格和誘人的大禮包使300輛奔馳smart在89分鍾內銷售一空,幾千個銷售線索在活動中被搜集並給到經銷商,平均每18秒賣出一輛的速度創造了網絡銷售汽車的奇跡;2013年淘寶舉辦首屆天貓汽車節,諸如上海通用、比亞迪、北京汽車等十餘汽車廠家均啟動了在線直銷,18天賣出3430台車;去年“雙11”,天貓共賣出1.07萬台車,線下尾款支付後,總車價達8億之多。

特斯拉今年開展電商平台,正是不願意原本屬於自己的市場被他人分走,從而從10月份起就拋出入駐天貓的消息,當時有媒體稱利用第三方網站開展售車業務的特斯拉,終於明智了一回。然而不足半月,一切又回到原點。

不過這很有可能隻是一種營銷手段。業界認為這是特斯拉利用態度上的反複,來吸引消費者對特斯拉在天貓旗艦店的關注。中國市場是特斯拉除美國本土之外的最大市場,目前在11個城市建立了超過25個超級充電站,在中國61個省市地區建立了超過400個目的地充電樁,中國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之外擁有充電設施最多的國家。

但與這種龐大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斯拉中國微弱的話語權。特斯拉的營銷模式與傳統汽車企業不同,在美國,它以廠家直銷模式為主,特斯拉中國更像是一個“派出機構”,隻需負責銷售而不管其他。因此雖然很想在“雙11”分得一杯羹,但一旦美國總部叫停,特斯拉中國也得乖乖就範。看上去,想參加“雙11”隻是特斯拉中國的一廂情願而已,其內部員工稱,在“雙11”前,中國區的備貨僅有18台車。一旦出現龐大的購車需求根本難以招架。

特斯拉與“雙11”卻在以另一種形式展開交集。為了讓更多用戶能夠快速收到快遞,蘇寧啟動了用特斯拉免費上門送貨的服務,用廣告標語來說,“特斯拉啟動速度僅需4.2秒,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200公裏。兩個後輪之間即可容納動力總成,能效比燃油發動機高出三倍。時空般的高效速度與蘇寧的‘快’物流交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