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討厭勸酒(2 / 2)

可沒想到,不喝酒也是不行的,是“有壞處”的,我並沒意識到這一點,還是周圍的朋友及局裏的一些“好心人”私下裏為我解除了迷津,點穿了其中奧秘。

一天,有位女友因酒喝多了身體不適沒來上班,我抽空去探望她,勸她以後要注意些,別拿自己的身體不當回事。我既同情她又半開玩笑地說:“你活該,誰讓你去喝的,你不喝,難道會拉著你的耳朵硬灌?牛不喝水強按頭嗎?”可好友苦笑著無奈地說:“你太簡單,不懂得其中的奧妙,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搞好關係,以及公關等,大多都是在酒桌上泡出來的,尤其和領導之間,陪領導把酒勸好了,喝好了,醉倒了才算你真的貼心、可靠、忠誠,領導會覺得你是他自己人,將來你才會被重用。”真是這樣嗎?仔細想想,也是。幾位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哪次在酒桌上不是起著既保護好領導又招待好客人的作用呢?沒酒量的,難免不弄虛作假,偶爾被對方發現,他就苦了,非被灌醉不可。

和幾位好友一起聊天,曆數起周圍認識的一些女幹部,竟然個個都是好酒量,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不怕喝酒,剩下的也在實踐中漸漸地成熟起來了。這些女同誌,大多是一些可以喝酒並且能把酒桌上的酒興鼓動起來,使場麵上的氣氛為之活躍輕鬆的幹部。她們自己把握分寸不喝醉,也不讓客人喝醉,但卻要想方設法使客人盡興,這也不失為一種工作和處世的藝術吧?所謂友誼友誼,酒來墊底;酒杯一端,政策放寬;酒肉穿腸過,萬事都好說。這些女幹部在公關這方麵也不愧為有功之臣吧?議論到最後,轉到我身上,她們不無惋惜地對我說:“光認真努力工作沒用,一本正經不說,還不會喝酒。”原來升遷與喝酒之間還有這麼一層微妙曖昧的關係呀?我半信半疑,但願昆山的女幹部們能喝酒隻是一種巧合,朋友的高論也隻是一己之見而已。我也從來沒有為不能喝酒而沮喪或不安過,一來喝酒傷身,二來討厭應酬,無欲則剛,沒了私心雜念,這酒喝與不喝、喝多喝少都是自己說了算!

可一直打出牌子來不喝酒仍是會得罪人的。一些鄉鎮領導勸酒不喝,他們會認為你拎不清,不識抬舉,狂;下屬單位請你吃飯,你不喝酒,他們會認為你看不起人;甚至有些同事也不理解,認為你清高,不好接近,不夠朋友。我真的很委屈,很無奈,隻能怪父母沒有給我遺傳一個好酒量,隻能拜托了,千拜萬拜,請勿灌我酒。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就讓我本本分分地在自己認準的真誠待人、認真工作的道路上走下去吧。我相信不喜歡喝酒的人不會隻有我一個,但憑幾個人或一些人要改變華夏幾千年來延續下來的酒文化,難。

(1998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