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360度旋轉的空中吊籃從地麵升上雪峰,從吊籃裏俯瞰如畫的山村,濃墨重彩的山林和藍白色的冰河,感覺非常棒。如果坐吊藍在中途下車,還有很多深受遊客歡迎的HIKING路線。走在美景綿延、色彩斑斕的山林裏,累了就隨便找個樹墩坐下,擁著無敵美景,這一刻,真的是快樂如風。
秋冬季節,山區的活動也是多姿多彩:奶酪節、傳統服飾節、阿爾卑斯長號比賽、劈柴節、牛羊下山節等——瑞士的鐵力士多姿多彩。
陽光與積雪相輝映的瑞士
無論是賞雪看冰還是滑雪、泡溫泉,瑞士帶給遊人的快樂是決不遜於其它國家的。
冬天的瑞士,是明媚陽光和耀眼積雪共同編製成的銀色世界:陽光、積雪、冰川讓它是明朗的;白雪掩映的村舍、古堡、教堂讓它是溫馨的;滑板、雪橇、賞雪看冰讓它是快樂的。在瑞士的冬季,遊人能感受到無處不在的快樂——滑雪的人們做著優美的回轉,玩雪地滑板的人像跳舞一樣歡快地跳躍,空氣中彌漫著滑雪橇的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
我在少女峰就是為了賞雪看冰。
在瑞士,有一則古老的美麗傳說。傳說天使來到凡間,在一座美麗的山穀裏居住下來,並且還為它鋪上了無盡的鮮花和森林,鑲嵌了銀光閃爍珠鏈,還為它許願說:“從現在起,人們都會來親近你、讚美你,並愛上你。”這座使天使都心醉的山,說的就是瑞士少女峰。這是每一個到瑞士旅行的人所不會錯過的地方。
在瑞士的群山中,少女峰是最受歡迎的一座山峰,她宛若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終年不化的積雪猶如她雪白的長裙,更使她在眾多山峰中獨樹一幟。為此,她還擁有“歐洲之巔”的美名。站在少女峰山頂可以看到阿爾卑斯山的全景圖,下麵依雪山而建的色彩繽紛的別墅,構成了一個神奇的景觀。甚至還能看到瑞士同法國交界的汝拉山脈。在晴朗的天氣,這幅神奇的全景圖還把遠在法國境內的浮日山脈及遠在德國境內的黑森林也都囊括在內。
少女峰還有歐洲最高的火車站,海拔3454米。遊人可以坐在火車裏,跟隨火車在隧道裏穿梭。這裏的隧道很多路段都挖有窗戶樣的洞,讓遊人可以欣賞到筆直的岩壁下的風光。在列車快到達終點的時候,還可以看到窗外變為純白一片,這是因為已經到了艾斯美爾冰河了。艾斯美爾冰河,它的原意就是“冰之海”。
在高高的山頂,可以做些什麼呢?喝咖啡,曬太陽,購物,探冰洞都是不錯的選擇。先說這冰洞吧,深藍色的冷光照射在冰壁上,讓我覺得氣氛詭異,如果獨行,應該心生恐懼的。人的身體或許還有高原反應,購物欲是沒有高原反應的。有些人的購物欲即使是在世界最高的商場也是抑製不住的。嗬嗬,在這兒買瑞士手表的人還真不少呢。一些紀念表上刻了山最高峰的標誌,這個標誌讓平俗的購物仿佛變得榮耀起來。在雪屋下曬太陽,這樣舒適的事更有人幹了,其中老人多些。年輕人要麼在山坡上玩滑雪,享受激情的那一刻,要麼在世界最高的咖啡廳裏品味知識、愛情、人生,當然手上還有一杯熱乎乎的咖啡。
我也要了一杯咖啡,坐在那兒發呆,做夢。
別處風情
“土裏土氣”遊瑞士
即使有信譽一流的銀行和歐洲最高山峰———少女峰做底色,每年冬天,連查爾斯王子在內的各國名流都要去VIBIER滑雪的亮點,瑞士仍然不屬於色彩豐富的摩登之國。讓遊人印象深的不是日內瓦等城市(它們和瑞士人的性格一樣,平和、樸素,沒有一點點紐約“大蘋果”的驚豔),而是GRINDELWALD漫山遍野的野花和那一幢幢散落在山間,童話般的木頭房子。始終不能忘記的是山上隨處可見的牛,它們居然有粉紅的鼻子,一臉憨相,其可愛勝過聲名在外,卻活潑到滑頭,身上還有臭味的雪橇狗。
快樂和冒險無關
很多歐洲大熱的旅遊線路,國人未必喜歡。比如希臘的阿慕基思島,那裏是衝浪者的天堂,老外除了到沙灘曬太陽,還酷愛海上運動,自然愛去那裏。我們去了,躺在沙灘上受不了灼灼烈日,又不會玩衝浪,自然無趣。瑞士也一樣,城市風情平常,乘火車到歐洲最高峰———少女峰,第一眼驚豔過後,會覺得不過如此,縱然高,也不過是座雪山,風景能驚奇到哪裏去。但喜歡登山的老外愛去那裏,因為一旁的艾格峰原是世界上最難征服的,一年四季有從世界各地趕來的登山高手聚在那裏比試;他們還喜歡玩飛翔傘,從半山腰“嗖”一記下去,體驗飛揚的痛快。保留項目自然是滑雪,最老版OO7裏的滑雪鏡頭全在那裏拍攝的,據說雪質好,滑起來分外爽。夏天也不寂寞,可以玩滑草或急速自行車,感覺都一樣,從高處急速而下,快感和勇氣成正比。
如果什麼也不敢試,就隻能體會另一種快樂,那種類似你到國內某邊遠地區的深山老林,發現“天那麼藍,樹那麼綠,生活原來可以這樣安寧和美麗”,於是拚命做深呼吸,試圖把城市動物肺裏的齷齪氣去個幹淨。新鮮一樣,景致卻有不同。比如瑞士山區特有的木頭房子,它的構造很特別,屋簷很寬大可用來防雪,雙層窗,大窗台,實用又可愛。據說加拿大、美國等多雪地區的民居也借鑒了它的式樣。
在海拔超過1700米的雪山上,可以見到《音樂之聲》裏的雪絨花,不過10厘米高,白色花瓣,花蕊上有細細的絨毛,雖貴為瑞士國花,一點也不豔麗、妖媚。在瑞士,每個女孩子都希望心上人攀上高峰摘一朵雪絨花送給自己,那是一種勇敢的愛。這種說法固然動人,可我更欣賞Dorus的解釋:雪絨花其實是野花,瑞士人之所以選擇它為國花,是希望大家不要忽略身邊細小、微不足道的美。
襋牛頭上掛的大銅鈴可是當地一大特色,很多居民甚至把它們掛在家門口做裝飾品。越古舊的銅鈴賣價越貴。
茛瑞士最著名的Schuh餐廳,以手工製作的巧克力聞名,每天下午,當地的名流會在那裏喝下午茶,吃巧克力做的點心。還針對遊客推出手工巧克力製作表演。
賭場裏的民俗表演
和山上的安寧相比,INTERLAKEN的賭場自然是喧鬧的。這幢典型的瑞士木屋,其實已有200多年曆史,在那時它就是賭場。和澳門賭場不同的是,瑞士賭場裏的老顧客都是穿著極其平常的家庭主婦,富足而寂寞的小鎮生活裏,賭場算消遣的好地方。
賭場還很迎合遊客的口味,餐廳裏供應瑞士傳統火鍋。上海也曾經開過一家瑞士火鍋店,但據去過的瑞士人說口味不正宗。想來也正常,正宗的瑞士火鍋在奶酪裏加了酒,味道又衝又“臭”,而且配料很簡單,隻有麵包和土豆,上海人哪裏受得了。一開始捏著鼻子吃,不料美味在最後———當鍋裏的奶酪燒成“鍋巴”,大家開始搶著吃,那“鍋巴”真是寶,又糯又香。
最有意思的是瑞士民俗表演。瑞士傳統號角有幾十米長,據說是用一整根木頭做成的,因為成本昂貴,一根號角要1000來歐元。號角聲音洪厚但不刺耳,有“悠然升起”的感覺;還有一種音樂,樂器是各種大小的鈴鐺,演奏方式類似中國編鍾,好聽倒不見得,主要是好玩;全世界民俗表演都少不了唱歌。身穿傳統服裝的大媽、大伯一亮嗓子就把我們樂壞了,“奧裏,奧裏,奧裏裏”,反反複複就這三個音調,像音樂家在練嗓子。
最逗的是掃把舞,人手拿著一個掃把在台上旋轉,還熱烈邀請來賓一起上台跳……我們開心,也很意外,這就是瑞士的民俗表演?它和中國農村民俗表演一樣土氣。但土又何妨,瑞士原本是大山裏的國家,最早海爾維地凱爾特部族人居住時,因為交通不發達,人民生活也很貧困,所以傳統飲食比較簡陋,大眾娛樂也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