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瑞士——上帝親手製造的人間花園(2 / 3)

瑞士人民對“花鍾”的設計,頗為自豪,日內瓦市的地圖,就采用“花鍾”作為該市的標記。在瑞士其它許多城市的公園裏也都可以看到這種“花鍾”,但隻有日內瓦的“花鍾”才是真正的“始祖”。

冰川3000

萊迪亞布勒雷村作為日內瓦湖地區阿爾卑斯的冰川村而聞名。其地理位置優越,非常容易與日內瓦、洛桑等大城市連接。該村以讚夫勒宏冰河與萊迪亞布勒雷冰河著名。據說散落在冰川各處的奇岩怪石仿佛是一群小惡魔嬉戲過的痕跡,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名字。

巴塞爾

巴塞爾位於萊茵河灣和德法兩國交界處,是瑞士連結德國和法國邊界的一個交通重鎮,每年在這裏舉行瑞士最大的國際展示會,這裏還有在國際金融方麵舉足輕重的國際結算銀行(BIS/BIZ),是個和日內瓦一樣的國際性城市。巴塞爾是瑞士第二大城市。她被萊茵河分割開來,左岸稱為大巴塞爾,是經濟商業及消閑購物中心,右岸稱為小巴塞爾,主要是花店,畫室、工藝坊、與及以精致木台供應奶酪小食及飲品的咖啡室。

過客匆匆

美麗並不遙遠——走過瑞士的四季

瑞士時間,就是度假時間

歐洲花園、度假天堂、鍾表王國……瑞士這個國家前麵,可添加的形容詞實在太多。但小小遊仙對一本書中的話印象最深,它是這樣傳遞了對瑞士的感覺:瑞士時間是度假時間。

的確,有著“歐洲花園”之譽的瑞士如同一幅天然的畫卷,無論從哪個角度望去都是那麼令人心醉。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無處不在的碧綠。除了房屋、街道、雪峰,竟然無處不是綠草如茵,觸目所及是修整得整齊而藝術的綠坡,房屋也在樹蔭和花草的簇擁之中,家家戶戶的窗台上都擺放著幾盆色彩嬌豔的花朵,使人走在路上也如在錦中穿行。

瑞士美景足以令人流連,匆匆而過實在有點暴殄天物。2月底,瑞士氣溫逐漸回暖,正是春花浪漫的旅遊季節。

在蘇黎世,我們先遊覽老城區。瑞士火車總站班霍夫廣場、班霍夫大街、蘇黎世金融街,給遊客典的現代感覺。當導遊帶遊客驅車前往湖光山色相映的美城琉森時,則又讓人無處不感受到瑞士作為“歐洲花園”的魅力。

在琉森湖畔漫步,可以遊覽獨一無二的卡貝爾橋。卡貝爾木橋始建於1333年,鮮花環繞,長長的走廊的木頂上有111幅三角形的油畫,橋旁有一個像大蘑菇的水塔,是琉森湖的標誌,也是瑞士著名景觀之一。

“養眼”之後,很多人便在附近的世界著名的鍾表、珠寶和紀念品連鎖店BUCHERER、SWISSLION等處選購世界頂級的各種名表,把瑞士的度假“時間”帶回家去。

這幾年中國遊客很多,這裏手表店的售貨員基本上能講中文。看到他們動輒一擲千金買勞力士、帝舵、浪琴、歐米茄、天梭等名表,我隻有羨慕的份兒。

到瑞士,日內瓦是必去之地。

可能在歐洲城市中,日內瓦是見報最頻繁的,因為很多國際性會議都在此舉行。沿著城北的湖濱大道漫步,可以飽覽這座花園城市的迷人景色。右邊的藍夢湖像顆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大地上。湖麵靜靜的,近碼頭處有幾隻白天鵝嬉戲其間。在湖麵近隆尼河入口處,距離南北岸的中央,一條長長水柱,高達100多米,射向雲霄,宛若一條白龍,突然從地麵升起,撲向上天,這就是舉世馳名的日內瓦象征———Jetd'eau噴泉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噴泉,水柱可高達145米,現已成為日內瓦最具代表性的景觀。

城北湖濱大道穿過一條很長的綠色地帶,在碧樹婆娑、花葉掩映後是一排排古樸的建築物,街道上不見任何紙屑。有些屋宇門前豎上一旗,是不同國家的國旗。令人驀然領悟到日內瓦雖是瑞士國內第三大城市,其實更是國際名城,很多世界性的機構均以此地為總站,聯合國歐洲總部、國際紅十字會總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勞工局等,故有國際城市之稱。

在日內瓦城遊逛,我們再一次被商店櫥窗內琳琅滿目的手表所吸引。不僅是鍾表,瑞士軍刀和巧克力也同樣會拖了住我們的腳,讓人忍不住細細挑選,一再流連。感受了瑞士人的悠閑,才能充分理解那句流傳甚廣的話:瑞士時間是度假時間。

盧塞恩的詩意晨昏

從德國到瑞士,走的是山路,越走雪越厚,越走越像奔向天堂。我的記憶中關於天堂的想象是茫茫雪野裏的歐式住宅和住宅間高昂的教堂,是飄揚的雪花中溫暖的燈光。我的想象在瑞士變成了現實,那就是盧塞恩的詩意晨昏。

盧塞恩是瑞士中部的一座小城,有清澈的湖水,湖麵上有天鵝在抒情地遊弋;有一條羅伊斯河,河畔有漂亮的商店,店前有舒適的桌椅,我就坐在那兒喝著咖啡,我喜歡這樣的時光浪費。讓我慶幸的是,我來的正是時候,一年裏的初夏、這一天中盧塞恩最美麗的時分,猶如少婦最具風韻的容顏。光線是橙色的,湖畔中世紀的古建築全染上了魔幻般的色澤,倒映在盧塞恩的清波裏,搖曳著,連同那些悠閑的天鵝,這是多麼不真實的絢爛嗬!

一座長達200多米的教堂木橋,斜跨在湖麵上,橋中間有一座水塔,猶如點睛之筆讓這座歐洲最古老的廊橋呈現出獨有的風采。600多年的滄桑歲月過去了,它的風姿依然讓所有見到的人為之傾倒。被它的魅力擊中的人中有著名哲學家叔本華、音樂家理查德德·瓦格納、影壇巨星奧黛莉·赫本、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藝術大師畢加索等等,這些天才巨子都在盧塞恩找到了靈感,找到了愛的感覺。他們曾經住在距我不遠的湖畔別墅裏,奧黛莉·赫本的婚禮也是在我可以目擊的教堂裏舉行的。

教堂木橋也叫卡貝爾橋,風雪之中在這樣的橋上歡聚或離別,該是詩意的事。即使風和日麗,這兒也適宜滋長戀情,做美麗或憂傷的夢。隻有當地人明白,卡貝爾橋也有不怎麼詩意的曆史,尤其是橋中央八角形的水塔,曾經藏匿過沾滿血跡的戰利品及珠寶,也曾是陰鬱的監獄及慘烈的刑室。好在痛苦的時刻是短暫的,而快樂的日子很長,人類靈魂的淨化就像盧塞恩的晨光,那是現在和未來的希望。

除了教堂木橋,盧塞恩還有很多迷人的景觀,雙尖頂大教堂仿佛是這座城市的靈魂,無論你站在何處都望得見它那上帝般慈祥的身影;順著湖麵天鵝的優雅姿影往上看,遠處山腰上美輪美奐的民居和旅館在雪杉中隱現……大自然與人工建築仿佛從一開始就是友好睦鄰,瑞士人的智慧和審美水平都令我歎服。在盧塞恩迷人的街巷裏,偶爾能見到中國餐館,特別難忘的是我用晚餐的太白酒樓,滿牆的漢唐壁畫,點著宮燈,桌上擺著漆筷……彌漫著濃鬱的中國味。

哦,當然還有中國人特別感興趣的瑞士手表。盧塞恩可以說是瑞士手表最大的集散地之一。這裏有歐洲最大的表店Bucherer,有歐洲最老的表店Gubelin,有專售頂級貴重表的Ambesy。在盧塞恩,隨便走進哪一條街巷,都有金碧輝煌的手表店招引著遊人,誘惑著遊人。

當教堂木橋在我的視野中消失,我想起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盧塞恩寫給友人的一封信:“旅遊者在這裏看到的是一個景觀,思想家在這裏看到的是一部大書:每塊岩石是一個字母,每片湖水是一個句子,每個村莊是一個重音號。千百年的敘述像縷縷細煙四處飄蕩……”

我不是思想家,所以我在盧塞恩隻看到了美。

如詩如畫鐵力士

鐵力士的美變幻無窮,尤其到了金秋時節,從山下到山頂,景觀層次截然不同,充滿了詩情畫意。雪線下是茂密的森林,冷鬆、雲鬆依舊蒼綠,而白樺林、楊樹一片金黃,滿山遍野疊彩萬重。花色奶牛悠閑踱步,叮叮當當地從高山坡地轉移到山下牧場,栗色的山地木屋就像漂在這斑斕林海上的一葉扁舟。更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湖小河,水是晴空般的藍,蕩漾著雪山的倒影。

獨自一人走在鐵力士的山路上,陽光正好,曉風微涼。山林裏響起鳥的歡唱,山野退去,小路伸延,牛鈴叮叮當當在若有若無的遠方,有點空空蕩蕩。這真是個氣定神閑的小鎮。越往上走,四周水墨畫似的雪峰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白柵欄圍成的上行路漸漸被拋在身後,偶爾遇到騎著山地自行車的車手衝遊客笑著掠過,行山者悠然自得地走過,或遭遇出來閑逛的土撥鼠,真好像從畫裏走出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