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東京——穿越曆史與現代的魔幻之都(3 / 3)

糾纏在這樣的情緒裏,半天都緩不過神來。不知為什麼,我的心裏總是有武士的刀,浪人的歌,淒豔而悲涼,那種對生命對美的終極的執著造就了一種文化的底蘊,也造就了一種悲劇意識。如果我有朋友,愛情上失意了,不管他是女孩子還是男孩子,我都不會建議他在這個時節來看櫻花,易碎的美很容易讓他聯想自身飄零的身世,很容易把一場情感的變故當作宿命般無法逃脫的劫。

皇宮-上野公園-簡約的古典美

終於有機會去皇宮了,想著我們的紫禁城,滿腦子都是金碧輝煌、高大奢華的影子。及至到了,才發現日本皇宮完全是一種不同的氣質,滲透著日本文化特有的簡約風格,美得幾近於樸素。

這是座從前被叫做“江戶城”的古城,綠蔭掩映,是日本天皇的住所,皇室的活動一般都在這裏舉辦。皇宮被分為內苑、外苑兩部分。內苑為典型的日式庭園,黃柱、綠瓦、白牆,古樸而典雅。園中芳草萋萋,綠樹成蔭,是天皇接見宴請國賓和接受外國使節遞交國書的地方。外苑是後來增建的,為西式設計,現已辟為公園,供市民休憩、散步之用。

皇宮內有大大小小7座日式建築,可遺憾的是,它們全是戰後重建的。皇宮平時不對外開放,隻有每年1月2日和天皇生日時,部分區域才開放。屆時,天皇一家會隔著防彈玻璃窗與民眾見麵。能有機會見到天皇,我不知道這種滋味是無上榮幸還是其它什麼。

到了東京,不能不去的是上野公園,它是日本最大的公園。園內有多處名勝古跡(如德川幕府幾位將軍的陵墓),老樹、高台、廟堂與漆黑色調的館舍、鮮豔的紙燈籠、清亮的噴水池融合著江戶和東京的特色,現代美與古典美就這樣融合交錯著。

涉穀-原宿-南北青山,另類針尖對麥芒

涉穀,原宿,南青山,北青山,貼近市中心,是另類時尚針尖對麥芒的地方。

人們可以常常見到兩種運動:相撲和棒球。相撲(sumo)是指兩人在土表中角力的格鬥技。將對手扳倒或推出土表外便為勝者。一般人隻要提及相撲就會自然而然認為它是日本的國技。其實雖然相撲在日本文獻中最早可溯及至距今約1300百多年前。但直至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時日本才將相撲定位在“國技”這個地位上的。而棒球則是日本最普及的運動,家喻戶曉。在聯賽期間,電視台幾乎每天都直播棒球比賽。每次聯賽都會給日本帶來不小的經濟效益。而且日本的大學和中學都擁有相當數量的棒球隊。新舊不同時代的項目,在這裏得到了極好的繼承和發揚。

在這一帶,最愜意的就是尋找一家小小的咖啡館,聞著咖啡香,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看那些年輕人,耳環,鼻環,刺青,鐵鏈,雞冠狀仙人掌狀的發式,奇裝異服,應有盡有,三五成群,結了伴去迪廳舞廳遊戲室開始自己多彩的夜生活。寧靜的黃昏街道會在一瞬間充滿喧囂,變成一個奇異的舞台,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把自己當作主角。

女孩子的著裝比我們更大膽,薄而透,很追風很妖嬈的樣子,古老的和服,異域風情的波西米亞服飾,印度的沙麗,到了她們手裏就會推陳出新地改良,把自己搞得另類已經成了年輕女孩子的天職。

代官山-新意在柔和中跳脫

代官山等繁華地段的小店是不容錯過的,可以盡情SHOPPING。

小店有不少是民宅翻新改造而成的。法國品牌A.P.Chomme男裝分店(東京都涉穀區猿樂町25-2)MagasinGeneralA.P.C店都是這樣改裝的,雖經改造,但仍然感覺家常。

不管是在原宿的小街,還是代官山的橫巷,你很有可能“邂逅”一些超酷發型屋,有的全店落地窗,設計模擬時裝秀現場;有的連同迷你咖啡座和時裝部,陳設出一個舒適的多功能商店。指甲美容專店多開在二樓,是近年新添的潮流風景,她們喜歡在纖纖玉指上塗上各式彩繪。

代官山的小店多建在低緩的山坡上,街道纖細小巧卻錯綜複雜,有如迷宮,轉上一會就失去方向感。不過不用擔心,順著街道走,時常會跳出一些小咖啡店,正好一邊歇腳一邊喝咖啡,休閑自在。

在代官山購物,很能體會當地商人的匠心,包一棟三層小樓,一層賣服裝服飾,二層是卡通世界,賣賣櫻桃小丸子一類的卡通畫和史努比一類的小玩具,三層賣小化妝品,室內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精致,很能打動花樣女子的歡心。

東京涉穀,原宿,代官山一帶,是女孩子的天堂,在柔和的東瀛情調中不斷有新意在裏麵飛揚跳脫。

歌舞伎廳-日本四季劇團

歌舞伎是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舞台戲劇。

入夜時分,在東京靠近繁華市區的地方常有規模較大的歌舞伎表演。對於外國人來說,它始終被一層神秘光環籠罩,如同表演它的那些年輕女子,明明就在身邊輕歌曼舞,卻仍像一個猜不透謎底的謎團。

歌舞伎這種的古老歌舞藝術,它於江戶時代(1615年至1865年)作為大眾藝術而誕生。歌舞伎三字分別代表歌曲、舞蹈、演技。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手法。歌舞伎獨特的特征是:押韻的台詞、奇妙的舞蹈、悅耳的音樂、豪華的服飾、多彩的妝粉以及其它精心設計的飾物。最令人驚訝的是女角色都是由男人扮演的。表演者的身份有些接近中國古代的賣藝不賣身的歌妓舞妓,但社會地位要高得多,也非常受尊重。有固定的劇目,演員表演的時候穿的是和服,著唐代宮妝,畫臉,看上去非同尋常。她們在臉上敷一層厚厚的粉,畫出眉眼,嘴唇,臉是板板的,眼睛卻異常靈活,載歌載舞在古老的樂器聲裏。承載了上千年的藝術似乎一直都沒有改變,而且還可以就這樣表演下去。

流行在東京的另一門音樂藝術是音樂劇,日本四季劇團在國際上有相當的影響力。當時NHK劇團正在上演日本版的《為你瘋狂》和《獅子王》,舞台下的觀眾瘋狂起來,我坐在台下,雖然聽不懂唱的是什麼,仍被感染得有要衝上去表演的欲望。

伊豆-菊屋-純粹的日本

計劃中去伊豆拍一組與日本旅店相關的照片,我有幸體驗了一回純粹的日本。

日式的推拉門、素淡的牆壁、典型的榻榻米,室內空間相對較低,半蹲半跪爬行綽綽有餘。伊豆的菊屋因作家夏目漱石在此居住而聞名,清幽,雅致,有老日本的格調。住在菊屋,屋外有一個大池塘,青蛙整整叫了一夜,恬靜而美好。在菊屋洗露天溫泉,蒸騰的水氣,自然的流水,鐵吊橋,蒼翠的樹木,融合成一片仙境。

收工,衝一個涼,整個人都放鬆下來,踞幾而坐,清淡的日本料理看著就有食欲,色彩的搭配,外型的精美,簡直是藝術品。還有甜而不辣爽口不烈的清酒,一壺,兩壺……喝完了就傻樂,看那些櫃台上坐著的漂亮的日本老太太,她們也喝酒,有的戴著精致的大耳環,一點都不保守,一輩子就這樣笑著過來了。

人生,歲月,付出,享受,是我在東京體驗最深刻的東西。

我就這樣把自己感動了。(陳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