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薩爾瓦多——富有色彩的瑪雅文化發源地(2 / 3)

很有親和力的黑天使

說起全世界最大的黑人城市,我始終都覺得應該在非洲。但巴西人說,其實,巴西的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也算世界上最大的黑人城市之一。

的確,薩爾瓦多保留了大量非洲傳統,到處都有非洲的影子:街頭幾乎隻能看到黑人或黑白混血兒;穿大紅裙子、係白頭巾的黑人媽媽在路邊出售小魚蝦和麵糊煎成的小餅;孩子在學校音樂課學的是擊鼓;就連夜總會的演出都是早年的莊園奴隸們留下的傳統節目,喝彩和尖叫聲原始、質樸,令人仿佛置身非洲大陸。

當地人似乎也是用膚色來區分人群和親疏關係:同行的遊伴中有位白人姑娘,出生在巴西另一大城市聖保羅。按說,她和薩爾瓦多人一樣都是巴西人,語言也完全相同,可薩爾瓦多人似乎把她當外國人,敬而遠之。倒是我們幾個真正的外國人,可能黃皮膚更接近黑膚色吧,很快被接納了。當地人不停地和我們結結巴巴地講英文,展示他們的手鏈、項鏈,甚至領我們到家中玩,卻不大願意讓我們的白人朋友同行。

看來在黑人文化占主流的地方,白人也會受“歧視”。沒想到,更有意思的事還在後頭。

和其它的拉美城市一樣,薩爾瓦多人對宗教十分熱衷,又一再邀請我們去當地的教堂參觀。這裏的教堂與西方的並無二致,莊嚴、肅穆。然而再次朝聖壇上方看去時,不知為什麼,總覺得聖母的皮膚好像有點黑,正在納悶是不是自己眼睛花了,朝聖母像兩側一看,不由大吃一驚:兩側對稱雕刻的天使像一黑一白,白的金發碧眼,黑的黑發微卷,而且都是胖胖的圓臉,背後翅膀張開。

再往教眾席上看,幾乎全是黑人,偶有一兩個白皮膚金頭發的人,金發也都打著卷貼在頭上——那是黑白混血兒的典型特征。

當地的朋友告訴我,黑天使的形象由來已久,這是因為教眾不同,黑人形象的聖像更具有親和力。

後來我總在想:他們應該是真正的巴伊亞人。

別處風情

咖啡、足球、桑巴和美女

巴西的禮尚往來

咖啡、足球、桑巴和美女,是巴西的幾大特產。走進這個熱情的南美國度,獨具魅力的文化、奔放的音樂、惹人垂涎的美食、引人注目的雕塑建築……一切都會呈現在你眼前。

巴西處在熱帶,一方水養一方人,巴西人也大多熱情好客,常常在戶外社交。巴西的家庭一般也有自己的天井和後院,街上則隨處有餐館和露天提供飲食的地方,巴西人經常在這些地方開始他們的交際,通宵達旦的吃飯喝酒。

巴西人有時較拘禮,有時又十分隨和。初見麵時,人們以握手為禮,然而親戚朋友彼此問候,也習慣擁抱、親頰。不僅如此,就是對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也可以擁抱、親頰。“社交”禮儀的親頰,是在兩頰各親一下。男女彼此親頰問候,女人與女人也習慣如此,然而在大多數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興這一套,而習慣握手,同時用左手在對方肩上拍一拍。比較親近的男士彼此習慣擁抱,在對方背上重重拍打。

巴西的時間觀念與我們所習慣的有所不同,可能是因其閑適的生活方式,巴西人約定好時間後,一般赴約會晚幾分鍾,但薩爾瓦多、聖保羅不是這樣的。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眾麵前表露情感,他們慷慨好客,到他們家裏做客,酒杯裏永遠有酒,盤子與咖啡杯裏永遠不空。

到巴西人家中作客,如果雙方互贈禮品,都應將對方的禮品當麵打開。問一些比較私人的問題,如薪水和年齡是不合適的。

巴西因為是歐、亞、非移民薈萃之地,飲食習慣深受移民國影響,所以各地習慣不一,極具地方特色。巴西南部土地肥沃,牧場很多,烤肉就成為當地最常用的大菜。東北地區人們主食是木薯粉和黑豆,其它地區的主食是麵、大米和豆類等。

蔬菜的消費量,以東南部和南部地區居多。巴西有名的菜肴有:豆子燉肉是全民大菜,它是用豆子烹煮而成的菜。烤肉為一品國菜,在巴西的每個地方,烤肉是具有巴西的風味菜。坑燉羊肉可稱得上是異軍突起,其特有的烹製方式和鄉村風味風靡全國。說到飲食,自然少了不喝。巴西人的社交活動裏離不開酒,天氣熱時,點一杯冰涼的啤酒解暑。巴西素稱“咖啡王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費國之一,喝咖啡也就成了人們的習慣。還有一些愛喝馬黛茶,不含酒精的飲料當屬新鮮水果汁為最佳。

巴西人以吃歐式西菜為主。由於巴西畜牧業較發達,所以食品中肉類較多,他們常食豬牛肉,一般較富有的人家牛肉吃得多些,反之則食豬肉多些。烤牛肉是巴西的著名風味菜肴,每逢家宴,外出野餐,都少不了烤牛肉。巴西人喜歡飲濃咖啡,飯後閑談時喝一杯濃濃的、加方糖的黑咖啡,一天內喝上十來杯咖啡是常見的事。巴西人用刀和叉,吃飯時避免用手接觸食物,。在飯店呼叫侍者時隻須舉起食指。

巴西人忌黃色,紫色和深咖啡色,他們認為黃色表示絕望,紫色表示悲傷,送禮時還應注意不要送手帕,當地人認為送手帕會引起爭吵。每年的8.13是巴西傳統的禁忌日。

薩爾瓦多狂歡節

在巴西的狂歡節中,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市的狂歡節獨具特色。由於巴伊亞人不願將狂歡節市場化,所以這裏的狂歡節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樂方麵,巴伊亞是全國最發達和最重要的地區,這裏到處充滿了音樂和舞蹈,它是巴西傳統和狂歡節精神最真實的體現。

巴西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到了,在哪裏歡度狂歡節卻令人頗費一番腦筋。但最後選中了巴西富有古典美的城市——薩爾瓦多。

桑巴舞是巴西的國粹,和足球並列為巴西人的兩大業餘愛好。最早的巴西狂歡節開始於1641年,當時的殖民統治者為了慶祝葡萄牙國王的壽辰,下令民眾遊行、舞蹈、暢飲娛樂。經過300多年的發展,巴西狂歡節成了民間最重要的節日,燦爛的陽光、繽紛的華服、火辣的桑巴舞以及洋溢在男女老少臉上的笑容,構成了一幅濃鬱的民俗風情畫。

狂歡節的桑巴舞可分為三類:一種是在俱樂部裏跳的,參加的人以中產階級為主,參與者按照自己的喜好或俱樂部的主題化裝打扮,這種桑巴舞重在個人的參與,觀賞價值不高;第二種桑巴舞是在街上跳的,參加的多為下層民眾,服裝、水平參差不齊。每逢狂歡節,每個城市的市政府都會封起一、兩條街供民眾狂歡。這種桑巴舞也是必須自身參與才能體會樂趣,觀賞價值也不高,現以東北部薩爾瓦多和累西菲的街頭狂歡最為有名;第三種桑巴舞表演是從第二種進化而來的,也就是在特別建造的桑巴舞表演場地,由各桑巴舞學校有組織地進行桑巴舞表演,並由評委評分,排定名次,選出冠、亞軍。這種桑巴舞水平高,觀賞價值大,以裏約的最為有名,聖保羅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