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開羅——豔後身影終不見(3 / 3)

參觀完博物館,我們開車出城,駛向夢寐中向往的金字塔。在開羅附近有很多金字塔,這是法老們的墓穴,我們參觀了最著名的一組。這組金字塔由三個組成,旁邊有最大的獅身人麵像。

站在山頂遠望金字塔,它們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宏偉,可是當我漸漸地走近金字塔的時候,我越來越吃驚,越來越被它震撼。走到金字塔下,我已經變得無法形容它的雄偉、壯觀了。金字塔是四方的錐形,由一塊塊巨石堆鍥建成,在沙漠中拔地而起。年代的久遠,風沙的侵襲,金字塔的一些部位已經風化了。金字塔下仍有一些巨石,這些就是建造金字塔的材料。我想測量一下石頭的大小,走到石下發現,石頭是如此巨大,而我是這樣的渺小。據專家推算,這些建造金字塔的石頭在兩噸到二十噸之間,用目前最先進的載重推土機也隻能勉強托起一塊兩噸重的石頭。我不能想象,古埃及人是怎麼把這些重石抬上去的呢?我至今不能相信,金字塔是人類在六千多年前用雙手建造的。

金字塔下有很多的貝都因人,他們騎著駱駝,與遊人做著交易。傍晚的夕陽下,沙漠、金字塔、駱駝、貝都因人,一種特有的阿拉伯風景,它讓我迷戀、沉醉。

山腳下是著名的獅身人麵像。來到它的麵前,我仿佛仍可以聽到他的提問:什麼動物早晨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腿最多的時候也是最軟弱的時候。你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嗎?幸好我知道答案,不必害怕被他吃掉。

要離開開羅了,戀戀不舍地又回頭看了幾眼金字塔。夕陽下的金字塔仍是那樣,帶著特有的光彩,聳立在那裏。“再見了,金字塔,我會再來看你的。”

別處風情

開羅街頭的“仁慈餐桌”

夕陽把一縷餘暉灑在金字塔上,沉入遙遠的地平線,餓了一天肚子的人們歡天喜地,終於可以開始進食了———開羅齋月的傍晚到了。

街頭忽現一排排餐桌

按照伊斯蘭教的教義,齋月期間,每個成年的穆斯林,隻要沒有病,不在旅行途中,從黎明到日落時分,都必須不吃不喝、不抽煙等,以此收斂自己的欲望,表示對安拉的虔誠和敬畏。

今年齋月從公曆10月15日開始,對我來說,來得有點猝不及防。那天我正在外麵辦事,忽然發現日日走過的街道掛起許多巨幅標語,上麵寫著“仁慈餐桌”,落款處還寫著:“某某在齋月來臨之際和齋月期間,謹祝各位穆斯林兄弟安康吉祥,幸福如意!”我這才意識到,齋月又到了。標語附近是大大小小的餐館,餐館外麵擺放著一排排桌子,那就是著名的“仁慈餐桌”———開羅齋月裏的一大景觀。

與陌生人一起飽餐

齋月的第二天,我特意走到街上,坐到一張“仁慈餐桌”前。根據規定,隻有太陽落山後,才可以結束餓肚子的生活,開始吃東西。此時太陽仍高懸天上,然而很多人卻早早占好了位子。來吃飯的人形形色色,有衣衫襤褸的窮人、麵帶菜色的流浪漢、看大門的保安,也有收入微薄的交通警察、出租車司機、店鋪老板和過路人,甚至好奇的外國遊客也坐下來,準備美美地吃上一頓。

眾人對我的到來先是熱烈歡迎,接著問我是不是穆斯林,我如實回答說不是,他們立即安慰我:“不是也沒關係,就跟我們一塊吃吧。”一位叫穆罕默德的老者說:“這飯是安拉賜的,是安拉恩德的體現,誰都可以吃,別不好意思!”埃及人生性豪放,窮人更是如此。

說話的時候,太陽已西沉,附近清真寺的高音喇叭裏傳來“安拉至大”的呼聲,接著從電視裏傳來禮炮的鳴響,那是埃及所獨有的“開齋炮”的聲音,是在宣布當天的“把齋”告一段落,信徒們可以進食了。於是,一陣喧嘩過後,大家放開肚皮飽餐起來。

10天吃掉27億張大餅

老者邊吃邊對我說,齋月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富人體會餓肚子的感受,好讓他們富有同情心。說白了,齋月給富人們提供了幫助窮人的機會。“仁慈餐桌”的飯菜,是慈善機構和有愛心的富人委托飯店訂做的,然後無償供應給社會弱勢群體。整個齋月期間每天如此,沒相當經濟實力是承擔不起的。

當然,家境殷實者一般不會坐在“仁慈餐桌”前,他們會在家中品嚐美味佳肴,因為齋月裏的飯菜比平時好得多。齋飯開始的時候,所有商店都打烊了,路上平時擁堵得走不動的車輛也一下沒了蹤影。原來,人們都各自回家吃飯了。據《金字塔報》報道,齋月剛過10天,埃及人就已吃掉了27億張大餅、8300噸肉類、4000萬隻雞和85.8萬噸麵粉。這其中,當然少不了“仁慈餐桌”的貢獻。

回教徒的娛樂

自50年代以來,外國人口幾乎在埃及境內全部消失,埃及娛樂業的規模、數量和範圍已經大幅度減少。亞曆山大城,曾經擠滿了希臘人、意大利人、猶太人、英國人、法國人和其它國家的人,現在,夜生活幾乎沒有了,文化活動也沒有什麼能夠引起遊客的興趣。除開羅外,全國的狀況都是如此,隻有豪華賓館中還有為遊客安排的歌舞表演。

在開羅,清晨在長夜已盡時起早去看壯觀燦爛的日出,其時召集教徒起來祈禱的喊叫回聲此起彼伏,響徹全城。

富有的埃及人和西方人共同的興趣可能是在開羅歌劇院觀看芭蕾舞、歌劇和音樂會的表演。而外國文化中心如英國會議中心,有各種電影、音樂和舞台演出節目。但因為它們不是土生土長的,還不足以吸引那些短暫停留的遊客。民間傳統娛樂活動在一些特殊劇院和大賓館仍在上演。更值得一看的是那些節日中土生土長的大眾文化娛樂活動。

但是遊客應該知道,即使在開羅,能夠吸引他們的娛樂節目隻能在賓館中。在開羅以外的地區,確實沒有地方可去。

肚皮舞

有肚皮舞演出的夜總會,除了飯店內所附設的之外,市區中就有好幾家。一級飯店內,光是雜技表演、跳舞,其後才是肚皮舞表演。旅客隻要點上一杯飲料,就可以免費欣賞表演。此外,可以在尼羅河畔那以快艇充當舞台的水上劇場上觀賞民族舞蹈。往郊外的金字塔,則可欣賞到聲光表演(SoundandLight)。

現在,特別是開羅市內五星級飯店的夜總會內,常有埃及最著名的肚皮舞舞蹈家的表演。

肚皮舞與芭蕾不同,不是靜靜觀賞的舞蹈,而是會令人十分興奮的舞蹈。觀眾們接二連三地來到台上,與舞娘共舞。

千塔之城

開羅又名:千塔之城。“塔”,指的是清真寺的宣禮塔。在開羅,無論你走到哪裏,最吸引你的一定是清真寺了,大大小小,真是數也數不清呀。伊斯蘭世界,每天有五次禱告,一到此時,一片喧騰。從大大小小的清真寺裏,傳來悅耳的聲音。當然了,隨著科技的進步,那聲音是從喇叭裏傳出來的。

阿拉伯人,他們無論在哪裏,都能準確地找到聖地的準確方位,跪在地上,麵朝麥加,再將頭部和雙臂伏在地上。

在開羅,很少看到打架鬥毆、很少看到人們在大街上互相謾罵,就是汽車彼此碰了,刮了,雙方的司機下來看看,笑笑,又各上各的路了。一切的一切,是主的意誌,是安拉使然。

有機會去開羅,不妨注意一下馬路上行駛的汽車,很少沒有各種補丁或傷痕的,哪怕是奔馳或是寶馬。他們真的覺得磕了碰了無所謂,小的擦痕根本不去修補。所以,路上的車也經常彼此“親熱”一下,反正無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