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聽了之後順勢而下,放了蔡瑁一馬,又使長子劉琦同孫乾至劉備處請罪。
劉琦當日奉命赴新野,劉備接著,設宴相待,宴畢劉備送劉琦出城,回馬入城之後,忽見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長歌而來。劉備側耳聽之隻見此人高聲唱道:“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聞此歌暗思道此人莫非水鏡所言臥龍、鳳雛乎,想到這裏劉備遂下馬相見,邀入縣衙,問其姓名。
原來這個人乃潁上人,姓單,名福,他久聞劉備納士招賢,特來相投,劉備聽了之後大喜,待為上賓。
經過幾日觀察,劉備覺得這單福是個人才,於是劉備拜單福為軍師,調練本部人馬。
卻說曹操自冀州回許都,常有取荊州之意,特差曹仁、李典並降將呂曠、呂翔等領兵三萬,屯樊城,虎視荊襄,就進探看虛實。
時呂曠、呂翔入稟曹仁道:“將軍,如今劉備屯兵新野,招軍買馬,積草儲糧,其誌不小,不可不早圖之。我二人自降丞相之後,未有寸功,願請精兵五千,取劉備之頭,以獻丞相。”
曹仁聽後大喜,與二呂兵五千,前往新野廝殺,探馬飛報劉備,劉備於是請單福商議。單福笑道:“既有敵兵,不可令其入境。可使雲長引一軍從左而出,以敵來軍中路;再讓翼德引一軍從右而出,以敵來軍後路,主公可自引子龍出兵前路相迎,必可破敵。”
劉備從其言,即差關、張二人領兵先行,然後他與單福、趙雲等人,共引二千人馬出關相迎。
當日劉備引軍行不數裏,隻見山後塵頭大起,呂曠、呂翔引軍來到,兩邊各射住陣角。劉備出馬於旗門下,大呼道:“來者何人,敢犯我境?”
呂曠出馬答話道:“大耳賊,不認識我了麼?我乃大將呂曠。奉丞相命,特來擒你!”
劉備聞言大怒,立刻使趙雲出馬,呂曠見趙雲出馬,他自然識得趙雲心下不敢怠慢,提起十二分精神,提刀來戰趙雲,二將交戰,不數合,趙雲手起一槍刺呂曠於馬下。
劉備見趙雲斬將,麾軍掩殺,呂翔抵敵不住,也沒了為兄長報仇的念想,引軍便走,正行間,路傍一軍突出,為首大將,呂翔視之乃關雲長,關羽衝殺一陣,呂翔折兵大半,奪路走脫。
行不到十裏,又一軍攔住去路,為首大將,挺矛大叫:“張翼德在此!”
呂翔此刻肝膽俱裂,惶惶如喪家之犬,無心戀戰奪路就跑,不期張飛縱馬而來,呂翔措手不及,被張飛一矛刺中,翻身落馬而死,呂翔一死餘眾四散奔走。
劉備合軍追趕,大半多被擒獲,劉備班師回縣,重待單福,稿賞三軍,當日敗軍回樊城見曹仁,報說二呂被殺,軍士多被活捉。
曹仁大驚,與李典商議,李典沉聲說道:“這二呂實力平平又欺敵而亡,今日我等隻宜按兵不動,申報丞相,在起大兵來征剿,方為上策。”
曹仁皺眉說道:“不,如今二將陣亡,死折許多軍馬,此仇不可不急報。量新野不過彈丸之地,何勞丞相大軍?”
李典皺眉這曹仁怎麼也和二呂一樣了,他開口說道:“劉備乃當世人傑,將軍不可輕視。”
曹仁看這李典說道:“曼城這是怕了?!”
李典無奈的說道:“兵法雲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我非怯戰,但恐不能必勝。”
李典苦勸不住,又恐曹仁有失,不得已隻得與曹仁點起二萬五千軍馬,渡河投新野而來與二呂報仇。
一時間,荊襄之地飛雲驟起,久樂之地複起刀兵。